张家港在线
2019年10月21日苏州日报《张家港经开区、高新区、杨舍镇与时俱进弘扬张家港精神——锚定“八个最”推动“高质量”》
来源:苏州日报  发布时间:2019-10-22 14:50:09
特别提示:金秋时节,走进张家港经开区、高新区、杨舍镇(以下简称“一镇两区”),处处能够感受到与时俱进弘扬张家港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动。

金秋时节,走进张家港经开区、高新区、杨舍镇(以下简称“一镇两区”),处处能够感受到与时俱进弘扬张家港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动。

加特可变速箱、采埃孚转向系统等总投资383亿元的16只三级重大项目建设加速推进;现代化高品质园区——“张家港智慧科学城”蓝图绘就……

新时代,吹响高质量发展的“新号角”。作为张家港精神的发源地,一镇两区响亮提出“八个最”目标愿景,即张家港精神最足、改革创新最活、经济质态最优、动能转换最快、城乡统筹最强、文明程度最高、群众获得最多、干部面貌最佳,擘画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

“张家港精神是苏州三大法宝之一,是张家港的城市之魂、力量之源,是杨舍的传家宝、主心骨。”张家港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杨舍镇党委书记卢懂平表示,当前,一镇两区正锚定“八个最”,着力推动思想观念、产业结构、城乡建设“三个转”,为打造“港城发展升级版”注入澎湃动力,奋力书写新时代“三超一争”的“一镇两区”答卷。

产业项目聚焦首位度,新旧动能转换跑出加速度

近日,由世界500强、国际汽车零部件龙头企业德国采埃孚集团投资的采埃孚张家港生产基地二期转向工厂竣工投产。该项目总投资约9000万美元,项目达产后预计年实现销售额约40亿元。在厂区的另一侧,企业的三期项目——汽车底盘零部件工厂在加速推进,预计2020年下半年投产,达产后将再新增销售20亿元。届时,张家港将成为采埃孚集团亚太区投资最大、规模最大的生产基地,也将成为国内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

“首位度,不是简单的第一、第二,而是中心度和先进度。”卢懂平说。近年来,“一镇两区”聚焦化合物半导体、绿色能源、智能装备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了长城宝马光束汽车、全球排名前三的自动变速箱生产商加特可、全球汽车零部件领军企业采埃孚汽车科技、外延芯片单体产能居全国第一的华灿光电等龙头企业,并初步建成全球领先的化合物半导体协同创新平台和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组件生产基地。

围绕招商突破,“一镇两区”的改革创新实招颇为亮眼,探索驻点招商模式,设立驻日、驻德、驻深招商联络处,第一时间掌握项目信息来源,提高招商引资精准度;围绕重点产业发展,组建10支总规模150亿元的产业基金,为产业项目推进引来金融活水;建成总面积超百万平方米创新载体,形成“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完整的科技创业孵化链条;率先出台“高质量发展15条”,扶新扶优扶强,推动企业上市、智能制造、集约发展,预计今年奖补企业项目资金超1亿元……

一组硬数据,彰显出“一镇两区”的实力和担当。今年上半年,总投资36亿元的12只超亿元项目强势入驻;总投资27亿元的11只项目竣工投产,工业投资增长21%,新增注册外资增长292%,到账外资增长42%……

“当前,‘一镇两区’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的换挡期,要坚持以项目为中心不动摇,一手抓招商引资,助推增量经济的做大做强;一手抓智能制造,加速存量经济的优化提升,两手抓、两手硬,在换挡期跑出加速度。”卢懂平说。

智能制造成为“两手抓”的重要抓手。今年,“一镇两区”安排3500万元资金,对企业的智能制造、两化融合及企业技改给予重点扶持,制订出台《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主攻方向和发展目标,构建动态梯次培育格局,搭建起集政策、平台、技术、服务于一体的智能制造生态圈,全面推动企业“质能”升级、“动能”转型、“技能”创新和“效能”提升。

目前,“一镇两区”成功创建省级智能工厂1家、智能车间8个,占张家港市的半壁江山。

做实“高”和“新”两篇文章,定义创新之城“新画像”

沙洲湖中央商务区和南横套生态廊道,构筑起产城融合发展新地标;“化合物半导体世界之都”“中国氢港”“新能源汽车城”,定义创新之城新画像……在张家港主城区北部,美丽的沙洲湖畔,总面积23.1平方公里的张家港高新区正在续写张家港精神的新时代篇章。

2018年,张家港高新区正式获批成为省级开发区,“创新驱动第一引擎、城市建设第一地标、苏南高新区第一方阵”的宏伟蓝图全面铺开。同时,“一镇两区”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形成,为发展注入新活力。

围绕做实做好“高”和“新”两篇文章,“一镇两区”在集聚创新要素上下足功夫。

目前,拥有产业技术研究院13个,省级以上众创空间7家,高新技术企业141家,高层次领军人才企业261家,超过200人获评国家、省、苏州市级高端人才荣誉,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161个,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795件,申请PCT专利500件以上,其中,产业技术研究院、众创空间等创新资源占据了该市一半以上。

“作为张家港全市创新策源地,一方面要加快自身建设,另一方面要服务好全市经济发展,为全市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技术、人才等支撑,成为全市创新发展的新引擎。”卢懂平说。

立足高新,持续攀“高”追“新”。当前,园区正加快“中科院张家港纳米产业园、张家港市集成电路产业促进中心、华夏科技园”三大载体建设,着力构建“空间布局、基础配套、科技中介、企业研发、商业服务”五大集成功能的智慧园区体系。围绕“化合物半导体、绿色能源、智能制造”三大高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经济产业”布局落子,进一步完善创新生态,打造产业闭环。

攀“高”追“新”路上,离不开“硬核”支撑。张家港高新区联手国内顶尖城市运营商——中国金茂,打造“张家港智慧科学城”,将高新区建成一个宜业、宜居、宜学、宜游的现代化高品质园区;启动7.5公里南横套生态廊道工程,构筑园区生态新地标;携手国际风投成立10亿元投资基金,在高科技、大消费、大健康等领域展开广泛合作,为中小型创新创业企业提供资金和资源上的支持及帮助,打造最具活力的创新硅谷。

张家港高新区将坚持“创新驱动、产城融合”两大发展战略,建设高端平台,引进高端资源,集聚创新要素、完善创新机制,聚力打造“产业之城、科技之城、创新之城、生态之城”四个新城,全面提升创新浓度和策源能力,奋力向国家级高新区的目标冲刺发力。

崛起苏州最大“强村群”,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长线投资15个创新创业项目,有望每年一两家企业上市,中短期跟投房地产项目,2年回本、5年分红,为村级经济健康发展引来‘源头活水’,也为村民收入的稳定增长积攒厚实‘家底’。”农联村党委书记赵建军心里这本账算得很清楚。

去年,农联村成立苏州金农联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巧借资本之手谋求深度转型,积极探索人才、信息、技术、资本、资源相融合的创新发展模式。赵建军说,农联村将逐步向创新、绿色、生态方向发展,推动村级经济取得新突破。今年,村可用财力有望突破68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超52000元。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一镇两区”积极探索村级经济改革试点,创新村级经济发展方式,以办事处(街道)为牵头单位组建7个村村联合投资公司,整合资金、资源,通过项目合作,增强村级经济抗风险能力,做大做强村级集体经济。

利用区位优势,“一镇两区”加快村级物业载体项目建设,田垛里村金田大厦、赵庄大厦、城南大厦投入使用,楼宇经济蓬勃发展。2018年新增经营性项目12个,新建标准型厂房和三产用房11.95万平方米,为村级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项目支撑。

数据显示,2018年,“一镇两区”村级集体总资产达59.48亿元,村均可用财力1374万元,成为苏州最大的强村群体。接下来,区镇将加快推进村级发展转型,做优一产、退二进三,引导村级抱团发展全覆盖,多元发展出特色,预计2019年村均稳定性收入超1400万元。

“家底”在变厚,“颜值”也要变美。乡村环境好不好、美不美,事关民生福祉。今年,一镇两区规划建设10个三星级康居乡村,打造“乡情流长、乡愁留住、乡风蔚然”的特色乡村空间布局形态。

百家桥村新建成百缘文化休闲广场和亲水平台,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持续改善;福前村深入挖掘“福文化”历史渊源,将美丽村庄、特色田园、乡村旅游串起来,整体打造以“葡萄采摘+慢食文化”为产业,承载乡愁、展示农耕文化为情怀,富民强村为目标的都市新农村、城市后花园……

“颜值”越来越美,“气质”越来越高。“一镇两区”还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全覆盖。每年评选“杨舍榜样”“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引导百姓崇德向善、见贤思齐。连续7年举办“书香杨舍”读书节活动,营造了乡风文明新风尚……“一镇两区”把乡土文化传承和传统美德的弘扬,深深扎根在村民的心灵深处,使之成为村民的自觉追求和行动。

(融媒记者:杨溢)

张家港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