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在线
在张家港,他要做一场国际性的美术展
来源:今日张家港  发布时间:2019-08-09 14:59:29
特别提示:在港城,开拓水墨的国际化视野

朱其在市美术馆。

8月的港城,骄阳似火。

市美术馆迎来了一位阔别两年的老朋友——朱其。这一次来,他来得匆忙,是为3个多月后的一场展览做前期准备。

这场展览将在今年的长江文化艺术节期间与港城的艺术爱好者见面。可以预想,它将是纷繁多姿、意义非凡、盛况空前的。因为这将是港城首次迎来一场国际性的水墨艺术双年展。

2年后,朱其又来了

朱其何许人也?

他是文化部国家画院理论部研究员,也是独立策展人、著名批评家,艺术履历丰厚,策展经验丰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他像一根串联起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的丝线,策划了一系列重要的前卫艺术展。

2017年,朱其将目光投向了长江之滨的张家港。当年10月,由他策划的2017中国(张家港)当代水墨艺术特展在港城激起强烈反响。10位当代水墨艺术领域不同背景的艺术家,通过近百件作品来呈现和探索水墨自身语言的可能性——像这样的一场展览,即便是放在一线城市,它涵盖的内容和理念也都是非常前沿的。

这场特展以张家港为中心点,通过网络等媒介平台向外辐射,吸引了各地艺术爱好者的关注。“是一次成功的‘试水’。”朱其说。

因此,2年后的夏天,他又来了。这一次,他的“动作”更大,“野心”也更大。“我们计划在今年的长江文化艺术节期间,做一场国际性的美术展览。”朱其向记者透露,虽然距离长江文化艺术节开幕还有一段时间,但这场美术展的许多前期准备工作,已经提上了议程。这一次他专程来张家港,为的就是和市美术馆名誉馆长徐华翔、馆长陈三石等人,商议展览的各项细节。

“总的方向没变,仍然延续2017年的思路,探讨当代水墨艺术的变革。”朱其说,但比起2017年的“试水”,今年的展览更具国际视野,携作品参展的艺术家不仅局限于国内,还有日韩甚至欧美的行业先锋,“参展的艺术家人数也比2年前更多,在15个左右。”

让水墨跨越自身的边界

经过一番商议,这个即将在今年长江文化艺术节期间揭开神秘面纱的展览被定名为“间性”——2019张家港国际水墨双年展。

所谓“间性”,意即各个领域的“交叉地带”。在朱其看来,当代水墨艺术一直处在不断的变革之中,如今已经表现出跨文化和跨媒介的双重特性。也就是说,“水墨”不再仅仅是中国画的一种表现形式,而拥有了更为广泛的含义——成为了一种美学和文化。

当代水墨艺术,既可以是东西方艺术的兼收并蓄,又可以脱离笔墨纸砚,通过其他软性材料甚至影像得到呈现。因此,透过“间性”这一主题,朱其希望让水墨跨越自身边界,展现更多的可能性。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水墨的国际化”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朱其告诉记者,“间性”——2019张家港国际水墨双年展正是遵循了这一趋势,“参展艺术家的结构将是国际化的,研讨会的阵容也将是国际化的,阵容基本上已经确定下来了。”

至于“双年展”的形式,朱其坦言这是一次大胆的“逆势而上”。1992年“广州90年代首届艺术双年展(油画)”首次提出了双年展的概念,揭开了中国举办双年展的序幕。之后,全国各地都追逐这股风潮,举办起形形色色的双年展。“过去的20年里,双年展多如牛毛,质量难免参差不齐,但我们觉得还是应当把展览的品质放在首位。”朱其希望能够回归“双年展”这一形式的初心,把最具有探索性的、有学术水准的人以这样的形式聚集到一起。

在新兴城市挖掘艺术能量

与2017年相比,这一次,朱其与张家港这座新兴城市有了更为深入的“碰撞”。

在与徐华翔、陈三石等港城本土艺术家的交流过程中,他甚至画出了未来的蓝图,“我们希望能将这个双年展固定下来,打造一个持久性的艺术品牌。”

为什么是张家港呢?在众多艺术土壤肥沃的城市之中,朱其为什么选择了张家港呢?

这当然与徐华翔等人的推动有关。将这样一个大型的美术展引入一座三线城市的美术馆,无疑需要巨大的魄力。“我知道一个最朴素的概念就是‘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因此我摒弃了‘张家港只是一个县级市,不能办国际展览’这样的概念。我们完全可以有好的、大的情怀,去办起一场大型的展览,而这种情怀,是没有层级之分的。”徐华翔如是说。

除此之外,朱其选择张家港的另一个原因是,在今天这个互联网科技高度发达的自媒体时代,当代艺术正努力消除地理上的限制。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在加快,网络弥补了一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在文化传播上的差距。

近几年,朱其一次次地将目光看向新兴城市,而这一次,他希望张家港能作为一个起点,一次发端。他期待着,能在这里挖掘到更多的艺术能量。

(融媒记者:王敏悦)

张家港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