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在线
坚守50多年,这位张家港人的手艺令人叫绝,人们慕名来学习!
来源:张家港城事  发布时间:2019-06-09 08:30:00
特别提示:随着时代更迭,竹编制品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但竹编手艺却依然在民间传承,为城市注入最生动、温暖的生活气息。

 蔑丝勤拈处,便是竹编。

上下翻飞时,便是竹编。

箩筐、簸箕、凉席……

竹编制品曾是家家户户生活中

不可或缺的日常用品。

随着时代更迭,

竹编制品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

但竹编手艺却依然在民间传承,

为城市注入最生动、温暖的生活气息。

在保税区(金港镇)封庄村,

74岁的竹编手艺人陶永飞

已与竹编打了50多年的交道,

至今仍“日日不离手”,

最近还收了不少“徒弟”~

竹系江南特产,后塍又地处长江下游, 于是这里“家家栽竹,户户笋香”。原曹场巷村(现封庄村)陶氏家族祖祖辈辈编制竹器,传承百年,陶永飞便是陶家祖传竹篾手艺的第四代传承人。

1962年,17岁的陶永飞开始学习祖传的竹编手艺,两年多便出师。1965年,他进入竹器社,成了一名竹编工人,后又进入竹器厂从事设计打样、检验校对等管理工作。

陶永飞永远忘不了七八十年代时竹编器具在外贸市场的红火。“后塍竹器厂是当时苏州唯一做竹编外贸的。80年代初,厂里的竹编制品在每年春秋时节都参加广州交易会,屡屡被外国人相中,接收了大批订单,成批销往日本、美国、东南亚各国,名气大得很。”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新兴工业的兴起让机器取代了手工,竹器厂被收购。竹编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市场,取而代之的是形形色色、工艺简单的塑料制品。

陶永飞最终离开了竹器厂,但他却从未停止过做竹编。每天下班后,他就开始忘我地投入制作,常常废寝忘食,做到晚上十二点也是常有的事。正所谓“竹劲由来缺祥同,画家虽巧也难工。”如何把平淡无奇的竹木变成形状各异的器具,让粗糙单调的篾条诠释出细腻柔和的美,是对技艺的绝佳考验。

竹编远不止“编”那么简单,在编织之前,需要经历选竹、断料、铰节、劈篾、撕篾、拣篾、刮篾、铰孔、穿篾等数十道复杂的工序。其中,劈篾、撕篾最见功底,一条竹篾,可以撕成10条薄篾,薄如纸片,又必须粗细恰当、厚薄均匀。过程中用到的拣刀、刮刀等各种刀具,稍掌握不好就会刮到手指,甚至将指甲连肉劈开。

▲刮篾

▲穿篾

50多年的竹编生涯,让陶永飞的手上布满了老茧、肉刺和伤口。篾匠活的精细与不易,全然展现在了这双灵巧而又粗糙的手上。

制作竹编的过程中,陶永飞思考,既然传统的竹编用具已被现代社会淘汰,能否把它变得年轻化、现代化呢?于是,他转换思路,从“做生活用品”转变为“做工艺品”,用创意和匠心保持着竹编在新时代的生命力。

陶永飞介绍说,“竹编有人字编、六角编等很多编法,组合起来,就会产生无限多的编制方法。”为了制出品种多样、精致貌美的工艺品,陶永飞每天痴迷于钻研竹编手艺,不断尝试编法组合,改进制篾工艺,使之更加精细化。

“我不需要设计打样,脑中的图纸可以随着实际的操作情况随时修改,不合意了就拆掉重来。”他笑着说,“现在一天会做上七八个小时,做大件需要一直蹲在地上。累,但乐在其中。”

凭借娴熟精湛的竹编手艺,陶永飞于2014年被聘为江苏省非物质遗产“后塍竹编”的传承人,他的作品也被越来越多人知晓和喜爱。每次带着作品外出参加文化展示活动,都会有许多参观者想要买下他展出的样品。

随着年岁的增长,醉心于竹编的陶永飞愈加忧心忡忡,只因这项技艺后继无人。不久前,为了弘扬竹编文化,他决定公开收徒,免费教授,许多人慕名前来报名,加入到非遗传承队伍中。他们中有部队退伍的军人、有待业在家的家庭主妇、更有一直热衷于手工制作的爱好者。

此后每周一下午,陶永飞都会来到金丰社区后塍竹编传习所,手把手教学生们学习竹篾的编织方法,和他们讲述从前学艺时的趣事与“后塍竹编”的现况与发展。

90后创业者宋文仪:“毕业以后,我从事创意家居的工作,这次下定决心想来学习竹编技艺是想把这项技艺融入到我们的产品中去,让传统老手艺焕发出与众不同的魅力。”

“后塍竹编”非遗传承人陶永飞:“竹编技艺学起来很辛苦,光一个刮蔑我当年就学了三四年,手上磨出水泡用布一包我接着干,只要他们坚持跟我学,我非常乐意教,我也有信心把他们教会!”

灵巧的手在竹篾间灵活穿梭,

似乎每条竹篾都与之达成了默契。

这些朴素平凡的竹编制品,

正是因为经过与人之间的磨合与沟通,

才有了温度和生命力。

传统竹编虽然算不上鬼斧神工,但是却更能体现中国传统造物观念“天人合一”所强调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和文化内涵。

陶永飞说,“竹编已经贯穿了我的一生,我做到眼睛看不见了,做不动了才会停下来。我要把张家港竹编手艺尽最大的可能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爱上竹编、学会竹编。”

张家港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