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在线
匆匆那年,张家港一家三代跨越55年的高考记忆
来源:张家港城事  发布时间:2019-06-06 07:11:41
特别提示:匆匆那年,张家港一家三代跨越55年的高考记忆

曾经,这是改变命运的一考;如今,这是迎接长大的典礼。

回首过往,高考封存的拼搏与所得新鲜依旧,它改变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命运,裹挟着一个又一个鲜活的故事。

一起来倾听张家港这户人家祖孙三代考生对于高考的独家记忆。

1956年,考中师和高考只能二选一

刘祖德翻看过去的照片

“在我们那个年代,读书是件很奢侈的事。”刘祖德于1935年出生于锦丰镇的一户农民家庭,当时,大多数人家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靠着挣工分过活,家中的小孩通常念完小学就回家专心务农了。

刘祖德从小就聪明好学,勤奋用功,以出色的成绩就读于当时的大南中学(现沙洲中学前身)。不过因家境贫寒,他只能放弃学业。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鼓励一定年龄范围内的青年重返学校,刘祖德这才重新拿起课本。


刘祖德与初中同学

谈起高考,刘祖德直言是个遗憾。1956年,初三的刘祖德面临一个选择:考中师和读普高只能二选一。那时,全国师资力量匮乏,国家鼓励学生考中师当教师,并且享受免学费、免住宿费的待遇。考虑再三,刘祖德放弃了高考的机会,选择考中师,以减轻家中的负担。“当年没有多少人继续念普高,我们那一级200多个学生,将近150名学生报考了中专或中师。”然而,就在这大队伍中,被中等专业学校录取的也只有十几人,刘祖德凭借优异的成绩被常熟一所师范学校录取。

中专毕业后,刘祖德被分配到了苏州去教书。1965年,他回到了张家港,在沙洲县教育局、合兴小学、沙洲中学等单位先后任职,为家乡教育奉献着自己的一份力。

20年前,刘祖德光荣退休

1987年,改变身份,跳出“农”门

刘祖德儿子刘炜则幸运得多,作为“60后”,他初高中就读于沙洲中学,参加了1987年的江苏高考。当时正值全国恢复高考10周年,大学录取率连30%都不到,但考生依旧热情不减,高考如同"千军万马挤独木桥"。

1978年沙洲中学

回想起那个蝉鸣阵阵的夏天,刘炜印象最深的是,每晚母校窗边那一排排学生点亮的煤油灯;感触最深的是,高考让他跳出了“农”门,改变了人生。

“在我那个年代,高考是人生唯一的出路,只有被高等学府录取才能从农村户口变成居民户口,成为国家工作人员。”刘炜说道。因此在高中生涯里,每位学子包括他在内,都不断激励自己一定要考上大学,这是一个用“知识改变命运”的最好机会。

刘炜初中时期

可即便如此,在上世纪80年代,也不是人人都有参加高考的资格。刘炜说:“每个学校有固定名额,学生必须先参加学校的预选考试,通过后才能参加高考。我记得当年全市高考考生被预考刷掉的有30%多。”预选考试结束,刘炜成功拿到了当年高考的入场券,并在高考前填报了高考志愿。

怀着激动的心情,刘炜在1987年的7月走进了考场,考上了苏州地区的一所师范学校。毕业后,他成为国家公办教师,如今是沙洲中学的一名英语老师。

刘炜

2011年,高考为高中生涯划上完美句点

时代在变化,高考也不断改革。到了21世纪,刘家的第三代90后刘彻面对高考就显得从容许多。这时,大学录取率越来越高,学生们有了更多追寻梦想的机会和选择,高考成为了迎接成长的典礼。

2011年3月,刘彻参加了江苏省自主招生,成功与东南大学签约。本可以不用再去学校的他,还是选择了和同学们一同复习,用高考为自己的高中生活划上一个圆满的句点。“高中念了三年,不能到最后连高考试卷都看不到吧。”刘彻笑着说道。

同年6月,刘彻与同学一同走入熟悉的考点——沙洲中学。时隔8年,那年夏天考场内沙沙作响的下笔声和翻阅试卷的声音,刘彻仍记忆犹新。

刘彻与父亲刘炜

如今,刘彻已经完成了东南大学研究生课程,正攻读博士学位。谈起高考对于他的意义,他说:“我的父辈通过高考走出农村,可以说是从无到有的改变,而我通过高考见识了更广阔的世界,获得了更多的可以用来充实自己的资源,是一种由少到多的改变。”

大学时期,刘彻参赛照片

阅读原文

张家港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