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在线
这些在张家港曾火爆的行当,都见过的说明你老了
来源:张家港城事  发布时间:2019-01-21 07:05:50
特别提示:“叮叮当、叮叮当,铁匠店里好闹猛,铁匠娘子看打铁,火星飞上花布衣,吓得娘子逃也来不及。”有多少张家港人还记得这首歌谣?


传统的手工艺劳动,

述说了过去,记录了历史。

如今那些极具生活情怀的老行当,

与我们渐行渐远。

随着岁月流逝,有的还隐匿在街头巷尾,

有的已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今天,小编带你去看看张家港那些已经消失或

正在消失的老行当。

铁匠

“叮叮当、叮叮当,铁匠店里好闹猛,铁匠娘子看打铁,火星飞上花布衣,吓得娘子逃也来不及。”有多少张家港人还记得这首歌谣?



张家港铁器锻造,历史悠久。上世纪50年代,杨舍镇及周边地区,家家户户的菜刀、火钳、铁铲、锄头、钉耙等生活用品和农具,都是由镇上铁匠铺里的师傅手工制造的。铁砧、铁锤、夹剪、风箱、火炉,就是打铁人的基本家当。把锻打的铁块烧红,放在铁砧上,大锤小锤轮番对打,一件件锨、耙、镰、犁、铲、刀、叉、钉等生活生产用品便打造出来了!



铁匠师父夏天围着火炉弯腰赤着膊,冬天穿着单衣低头抡铁锤。一年四季,日日如此,大多铁匠都成了“弯背”。


箍桶匠

箍桶,俗称“圆作”,张家港的箍桶技艺起源于明代,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末。



长期以来,张家港地区百姓的日常生活、生产都离不开木匠用具(家什)。比如:乡村姑娘出嫁,一般都要请箍桶匠进门制作各什桶、盆之类的物品作为嫁妆,少则十天半月,多则一、两个月。因此,当时的箍桶匠的生意十分繁忙。



那时的手艺人都挑副担子出门,走村串户,沿途吆喝揽活。箍桶匠的担子与其他手艺人的担子相比,有着明显的特点。箍桶匠担子的一头有一个椭圆形的木桶,高度在40公分左右,桶盖一半是固定的,另一半是活动的,可以自由开启。这个木桶不仅可以放置各类工具,干活时还能当凳子使用。


随着塑料制品、金属制品等生活用品的发展,箍桶这个古老的手工技艺已很少有人问津。


乡村木匠

木匠俗称“方作”,相传早在唐宋时期,到明清时期,张家港从事木匠技艺的人非常多,县城木匠店数量很多,小集镇都有一两家。上世纪50年代,木匠更是“五匠”(木匠、泥瓦匠、漆匠、裁缝、圆作)之首,每个集镇除了建有农具厂,还有好几百个木匠。



张家港的木匠不仅能造房建屋,部分木匠还有古典园林建筑之长,而且精于家具制作。“木匠师傅本领高不高,就看做张八仙桌。”这是乡间对木匠本领的评价。



你家现在还有木匠师傅做的八仙桌吗?


磨剪子戗菜刀

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张家港人在家中总能听到窗外传来的吆喝声:“磨剪子嘞,戗菜刀!”这声音抑扬顿挫,高亢悠长,成为了大街小巷的音符。



一张长条木凳,一条帆布围裙,三块粗细不一的磨刀石,一把戗子,便是这个行当里所有的行头。一条腿往前伸,一条腿蹬着用劲,弓着腰,手里拿着剪子或菜刀,反复打磨。每磨完一个剪子或戗好一个菜刀,都会让顾主试试效果,来确定是否锋利。


但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这个古老的磨刀行当,已被时代淘汰,只留在了那一代人的记忆中。


建筑绘画

张家港农民建筑绘画在清末已很盛行,上世纪50年代成为乡村文化一景。《塘市镇志》描述“塘市地区以泥瓦匠为业的人数千余,会建筑绘画的老师傅百余……”据统计,杨舍、泗港、塘市、乘航、东莱、晨阳等地都在80年代建立建筑公司,其中泥瓦匠达3000余人。



建筑绘画主要有灶画、脊画,一般都由老师傅掌笔绘画。灶画内容以吉祥、如意为主,有鲤鱼跳龙门、虾鱼、荷花、牵牛花、梅花等;脊画内容有龙、凤、仙鹤、万年青等。做好灶画、脊画后,为了图个吉利,户主都要吃糖团圆,给老师傅发“喜钱”。你们见过这样的灶画吗?


篾匠竹编

一把篾刀,经过砍、锯、切、剖、拉、撬、编、织、削、磨等工序,编个筛子,精巧漂亮、方圆周正;织个凉席,光滑细腻,凉爽舒坦。



明清时期,张家港各个村子几乎都有农家子弟拜师学篾匠手艺,塘市鼎盛期有篾匠百余名。1960年,农具厂成立竹器社,竹器工艺品远销苏南大中城市,并有不少工艺品出口。



如今在张家港,虽然从事竹编技艺的手艺人不多了,但生活中人们还是更青睐竹篾、竹器这种绿色环保的用品。


弹花匠

弹棉花大概起源于元朝,弹棉花的手艺人常被称为“棉花匠”或“弹棉郎”,从业者大都以祖传为主,不忙的时候在自家做工,等到秋冬时分走街串巷帮着人们弹棉花。



弹棉花曾是个很火热的行当。在农村,但凡有棉花匠经过,人们都会争相让其为自家弹上几床棉花。如今随着机械的兴起,弹棉花虽然还存在,但大部分都已经被机器所取代。


哺坊

旧时,春暖花开后,小贩便挑着鸡笼来到哺坊批发苗鸡、苗鸭,走村穿巷叫卖。在农村几乎每家都要买上数十只苗鸡、苗鸭饲养。有些专营养鸡、养鸭的鸡农和鸭农就会直接到哺坊购买。



据传,张家港哺坊已有上千年历史,史料记载:“杨舍境内各镇都有大小不等哺坊十余家,孵化之手艺较高,每家哺坊孵化苗鸡、苗鸭数十万之多,为家禽繁茂之源也。”


上世纪五十年代,哺坊都为私人经营,1958年以后,各镇哺坊由集体所办。八十年代初,集体哺坊相继停业。


雕花匠

早在原始时期就有关于木雕的最早记载,经唐代至明清木雕作品日趋完美。乡间对从事木雕的人称雕花匠,在张家港主要流布于杨舍、塘市、乘航、东莱等地。



张家港木雕20世纪70年代最为盛行,仅塘市红木厂就曾拥有300多员工。具有代表性传承人的有农联村王锡明、双鹿村陈福均、塘市南湖苑许满根等,他们的红木松鼠、十二生肖、如意、八仙过海、鸳鸯戏水等代表性工艺品栩栩如生。


钉秤

木秤制作,俗称“钉秤”,是张家港地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手工技艺,也是人们公平交易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方式。



木秤有长到一米半的五百斤杠子秤,也有小到能称一钱的钱头秤,主要用于日常市场交易。在农村,寻常百姓家几乎都有杆小木秤。历史上的木杆秤一直是1斤16两制,1956年以后,国家开始推行1斤10两制。


制作木杆秤的工具有钢丝钳、榔头、手枪钻、割芯刀及其他工具。过去木秤制作曾是张家港地区的小手工业之一。


 “荒田饿不死手艺人,养家比不过百家师”,

这是张家港地区旧时民间流传的一句俗语。

每一种老行当

都承载着一段历史、一段记忆。

你的记忆中张家港还有哪些老行当?

张家港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