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医17年!张家港这位医生,说了这些感慨万千的话……
来源:张家港城事  发布时间:2018-11-26 08:40:40


孙亚鸣是我市中医医院的一位脑病科医生。

和改革开放同龄的他

有着17年的从医经历,

也因此对这个时代有着独特的情感。

一起来听听他的讲述

↓ ↓ ↓

1978年,孙亚鸣出生在锦丰镇合兴洪桥村,成为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新生代。对于“改革开放”这个词,孙亚鸣是既亲切又熟悉。

4岁时的孙亚鸣

孙亚鸣年幼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当时,中国刚由计划经济进入市场经济,物资还不丰富,许多物品还需凭票购买。孙亚鸣记得,家里的大人们要拿着粮票排队买油、买米、买肉。“在当时缺油的年代,家家户户都喜欢买肥肉熬油吃。年初一餐桌上的红烧肉,可以一直吃到正月十五。”

1975年,由赤脚医生给小朋友体检

作为一名医生,孙亚鸣最感叹的还是当时的医疗环境。“当时的老百姓没有健康意识,也没有经济条件去医院。从前家里的老人身体欠佳,实在熬不住了才去看病,往往已拖到了疾病晚期,所谓看病也只是找村里的赤脚医生配点药吃。”

1990年在旅途中的孙亚鸣一家

成长于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孙亚鸣切身感受着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家庭大件快速增长,交通工具不断革新,县城高楼拔地而起,让孙亚鸣分外向往外面的世界。1996年,从沙洲中学毕业的他在报考志愿里填上了青海、黑龙江等地的大学,想着未来当一名老师或是考古学家。

然而,考虑到去外省不便照顾家人,交通条件也有限制,又想起身边因病而逝的亲人们,孙亚鸣最终选择了去镇江就读医学专业。

2001年,孙亚鸣从镇江医学院毕业,在参加市卫生局的考试后,他以优异的成绩来到了张家港市中医医院。

1982年沙洲县中医院

1986年的病房大楼

中医院是1976年在一家卫生院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县级医院,最初的员工数量不过50人。1986年沙洲县撤县建市,医院才更名为“张家港市中医医院”。

1991年市中医医院大门

2001年孙亚鸣来工作时,中医院的面积还很小,只有两幢楼,一幢是放射科和门诊,另一幢是3层的“Y”字型内科、住院楼。同时,科室也没有如今那么分得那么详细,内科仅分为大内科、心内科和神经内科。

现在的中医医院

经过两年岗位轮换后,孙亚鸣来到了神经内科。2005年,一位病人麻醉后出现昏迷状况,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专家前来会诊,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这让孙亚鸣很有感触,为了提高神经内科诊疗的技术水平,他踏上了学无止境的道路。

2005年,孙亚鸣赴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攻读神经内科硕士学位;2008年,至上海华山医院学习神经电生理检测;2013年,一心想为科室做贡献的孙亚鸣又申请去北京市天坛医院学习,同时决定攻读苏州大学博士学位。

孙亚鸣学习到的知识和技术,有效促进了医院神经病学的发展,也为他带来了许多成就感。

曾经有一位患者向孙亚鸣倾诉了走路乏力的困扰,且跑遍了苏州各大医院都检查无果。孙亚鸣使用在华山医院学到的肌电图技术,诊断出了患者得的是罕见的肯尼迪病症。这种疾病具有基因遗传性,这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治疗方向,也为他的家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如今,我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老百姓看病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孙亚鸣说,“从前人们看病都要拿着病历卡排队挂号,而叫号都靠护士站在门口喊,缺少护士管理时,病人们便一拥而入,挤得里三层外三层,医生为一位病人诊断时,其他病人便也纷纷对照起自己的病症,互相交谈起来,场面很是混乱。近年来,微信、app的出现实现了预约挂号、先诊疗后付费的便民服务,病人不再需要反复排队,也不再需要带病历卡,医生可从电子档案中直接调取病历信息,看病变得越发方便快捷。”

回望四十年医疗发展之路,孙亚鸣欣慰地说:“从赤脚医生、乡村医生到现在的家庭医生,从老百姓看不上病、看不起病到现在看得好病,不仅医疗技术提高了,医疗器械先进了,医保制度完善了,大家的健康意识也在不断提高,这正是人民生活越来越好的直接表现。”

 

 

工作17年来,孙亚鸣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多次被授予“张家港市临床技术骨干”“张家港优秀公务员”等荣誉。

现在的孙亚鸣已是我市中医医院脑病科副主任医师,这么多年来,他专心于病患,专注于科研,为科室乃至中医院的学术研究不断揭开了新的篇章。而在他的眼里,他只是把改革开放新时代带给他的幸运传承了下去,并分享给了更多人。

(编辑:吴思晔)

 

本文著作权归张家港城事所有

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