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在线
用心继文脉“非遗之花”放光彩
来源:张家港电台  发布时间:2018-10-12 14:07:19
特别提示:系列报道《聚焦长三角奔涌大江潮》之文化长江

如同一条横贯东西的轴线,万古奔腾的长江连结起锦绣壮美的华夏大地,孕育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在灿烂的长江文化中,苏南作为吴文化的发祥地,坐拥昆曲、评弹、苏绣、江南丝竹等一大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在保护传承中让非遗“活”起来?苏南各地一直在努力。

​“这是上海昆大班的,这是台湾的……昆曲寻根寻到巴城来,到这里来寻到‘根’。”昆山巴城是被称为“百戏之祖”的昆剧艺术的发源地,正在讲述的是巴城老街“杨守松工作室”的主人杨守松。在他的工作室里,有两根根部朝上的竹子,上面全是海内外昆曲表演艺术家和研究者亲手刻下的名字。杨守松:“我全部都采访过,全都认识的。我前后跑了10多年了,国内的昆剧院团最少跑了2次,最多的不知道多少次。”

水秀柔婉、昆腔曼妙,昆曲在北京、南京、浙江等地广泛流行。然而,在发源地昆山,昆曲却是小众文化。2005年,62岁的杨守松从昆山市区来到巴城,着手昆曲的研究与保护。辗转国内外多个城市,杨守松对70岁以上的昆曲名家进行“抢救式”采访,记录他们口述的昆曲史实。至今,他已经出版了《昆曲之路》、《大美昆曲》等9本共计320多万字的各类著作。杨守松:“昆曲你可以不喜欢,但是你没有资格不了解。把昆曲当代的这些人,他们所保有昆曲很宝贵的资料能留下来,变成文字向所有读者推广,让他们知道昆曲文化博大精深。”

在昆山,像杨守松这样尽心尽力保护弘扬昆曲文化的人还有很多。绘制动漫《粉墨宝贝》、搜集昆曲古籍文献和经典字画,不少民间组织和个人以行动充实着巴城“昆曲小镇”的定位。不仅如此,近年来,昆山先后建成一批昆剧文化设施,其中,2015年昆山当代昆剧院的成立,填补了昆山没有昆曲院团的空白。

舞台上正在彩排的,是昆山当代昆剧院的首部原创昆剧《顾炎武》。用大美昆曲表现大儒先贤顾炎武,是最具昆山辨识度的两张文化“金名片”的不期而遇。国家一级演员、昆山当代昆剧院艺术总监龚隐雷:“这次顾炎武我们不仅仅排了一个明星荟萃的明星版,更做了一个青春版,所有里面的角色,都是当代昆剧院里的青年演员,虽然很稚嫩,但是大家一致认可。这就是传承力量,以老的带新的。”

昆山昆剧院共有14名青年演员。为了提升青年演员的演艺水平,昆山昆剧院与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形成了合作,由省昆剧院选派名家长期驻点指导。国家一级演员钱振荣就是被选派过来担任艺术指导的:“昆山是昆曲的发源地,我作为昆曲的从事者,能够到这儿来贡献自己的力量,把年轻的演员一步一步往上提升,看到他们成长,我觉得特别高兴,昆曲后继有人。”

昆山当代昆剧院总经理张克明:“我们跟上海戏剧学院沟通好了,明年要委培40个学生,作为昆昆自己的中坚力量在培养,6年中专制,为昆曲队伍壮大起到一定作用。”

非遗传承关键在人。实际上,昆山从30多年前开始就坚持在中小学校打造“小昆班”,向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江苏省戏剧学校等输送了大量昆曲人才,其中很多人已经成为昆曲界的中坚力量,让有着600多年悠久历史的昆剧艺术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无独有偶,由昆曲衍生出来的江南丝竹,也在太仓呈现“老树发新花”之势。

丝弦和鸣,笛声悠扬,在太仓市文化馆,江南丝竹专场演奏比赛正在进行。让人意外的是,参加比赛全部都是自发组建的草根乐团。80后小伙薛秉坤是太仓市娄东街道惠阳社区丝竹情民乐组合的笙笛手,在他们团队,18名乐手里,一半以上都是80后。薛秉坤:“像我是从事教育的,还有个体户,还有一些学校里面的老师,志同道合,就一起参与这个比赛。有这种比赛的话,需要有新的曲子产生,然后大家会排练,就促进了我们个人水平的提高,促进我们团队水平的提高。”

记者注意到,在当天参加比赛的22支乐队中,中青年乐手占了绝大多数,《阳八曲》、《望月》、《云卷云舒》……一首首江南丝竹乐曲,奏出“柔美糯”的丝竹之声,勾勒出地道的江南韵味。江南丝竹为什么在太仓民间如此红火?苏州市级江南丝竹代表性传承人、太仓市江南丝竹协会副会长张佳林带记者来到了太仓市的江南丝竹馆。“江南丝竹发源于太仓,(明朝)一代昆曲的鼻祖魏良辅在太仓南码头改革昆曲,充实伴奏乐队,用了丝竹音乐,这个就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丝竹的伴奏,昆曲的唱腔也非常柔美,风靡全国。然后当伴奏音乐脱离演唱的时候,它就是江南丝竹的雏形。”

两三人即可演出,再加上“小、轻、细、雅”的艺术特色,因此,丝竹演奏在太仓民间和文人雅士中都得到了追捧,可谓雅俗共赏。2006年,随着江南丝竹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太仓市加大了对江南丝竹的普查和研究,成立了江南丝竹协会,建立了江南丝竹馆,并在全市乡镇、社区、校园先后组建起了江南丝竹乐队。苏州市级江南丝竹代表性传承人、太仓市江南丝竹协会副会长张佳林:“本来就是普及基础很好的,旧时代的时候有句话叫‘邻里丝竹相闻’,现在是比以前更加要繁荣了。太仓目前比较经常性活动的团队大概有25支左右,一支团队大概十几个人。还有民间没有登记的,经常活动的也很多。”

江南丝竹青年爱好者徐俊:“总体感觉这4、5年来,各个团队的演奏水平演奏技巧都是有所提升的,不管是对曲子的理解,或者是在江南丝竹风格上面的理解,都是有所提升的。整体影响力还是越来越大,包括像这种平时的演出,来参观、学习、观赏的人数也越来越多。”

记者手记:

昆曲和丝竹都是江南文化的精粹,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文化瑰宝。在昆山和太仓的采访中我们看到听到,对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和传承、发扬,官方在行动,民间也表现出了高度的自觉。我相信,在经济相对发达的苏南地区,“继文脉、活非遗”的这种文化自觉,已经成为一种共识。政府牵手民间、专业携手业余,这种良好的传承业态,相信必将推动着苏南的“非遗之花”处处盛放。

记者:严小娟

张家港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