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之滨,大潮激荡
来源:张家港日报  发布时间:2018-08-03 14:26:19


张国良捐赠档案。


走得再远,他的目光始终注视家乡。


张国良。

​人物档案:张国良,1945年出生于今张家港泗港,20岁那年作为梁丰中学的尖子生被新华社选拔培养为战地记者离开家乡后,宛如一匹“黑马”活跃在国内的新闻界。历任《参考消息》总编辑、新华社香港分社总编辑、新华社亚太总分社社长、香港《文汇报》社长等。现任香港新闻工作者联会理事会会长、香港张家港联谊会会长。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的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本报采访了张家港人、香港新闻工作者联会理事会会长张国良。

他是张家港改革开放40年的亲历者、见证者,是张家港城市形象的维护者、推广者,是张家港精神的践行者、传播者。

几十年来,乡音未改的他爱国爱党爱家乡,多次为家乡开展招商引资、推进转型升级铺路搭桥。无论身处何地,家乡,永远是他心底最深的牵挂。

日前,张国良回到家乡张家港,把珍藏多年的14件珍贵的资料捐献给了我市档案局。借此机会,本报记者有幸面对面采访了张国良,谈谈他眼中的张家港的40年。

他是家乡40年变迁的记录者

从梁丰中学毕业后,张国良一直在外工作,工作地点从北京到香港。然而走得再远,他的目光始终不忘投视家乡。“以前两三年回一次家乡,现在每年都要回来一两次。”张国良告诉记者,改革开放40年来,张家港的变化太大太大了。

尽管每一次回家步履匆匆,很多时候住上一个晚上就离开了,但是他一直在用心地感受着家乡的变迁,能用熟练的方言和家乡的父老乡亲交流。“张家港城市建设发展变化最快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张国良笑着说,每一次回家都有新的变化。有一次,两年未归家的他回到张家港,突然发现自己迷路了,找不着家了。后来,他专门撰写了一篇《故乡迷路记》发表在杂志《半月谈》上,以此来说明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张国良看来,改革开放40年,家乡最巨大的变化是城市建设的变化,城乡一体化的张家港,城市格局之大气,完全不输欧洲一些国家的城市;家乡最深刻的变化是精神面貌的变化,作为一座全国文明城市,扬眉吐气的张家港人文明、自信,素养好,做事大气。

他是张家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

“改革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张国良回忆起改革初期,说,“当时苏南地区,包括张家港的乡镇企业发展迅猛,从中央到地方争议很大。”当时在新华社参编部工作的张国良专门带队到张家港、江阴、无锡等地调研,并撰写了一组内参,得到了中央领导的批示。随后,从新华社到各地媒体根据内参的精神,撰写了一系列公开的报道,这组报道让国内对乡镇企业的发展有了正确的看法。

张国良总是说:“不爱家乡的人不是个爱国的人。”只要家乡有需要,他总是义不容辞地站出来,为家乡贡献出自己全部的力量。

长江之滨的张家港最初没啥知名度。秦振华老书记为了宣传张家港,专门去北京组织了一场新闻发布会,发布张家港的三年行动计划。其间,张国良不遗余力地提供帮助,并在发布会上第一个站出来发言介绍张家港。

上世纪九十年代,张家港改革开放的步子迈得更快更大,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力度很大,很多重要的项目需要去北京相关部门进行审批,其间,张国良也利用自己的资源给予了大量的帮助。

在香港的20多年里,张国良多次接待我市赴香港的代表团。他与我市数届市委书记都有密切的交流接触。“作为全国百强县的前三甲,张家港在香港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我们也觉得很荣耀,也想为家乡作贡献。”10多年前,张国良更是促成了香港中华商会代表团访问张家港。

他是1997年香港回归的亲历者

去年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本报连线专访了张国良——新华社“1997年香港回归报道团”的团长。香港回归之夜,他带领麾下108名记者,不辱使命,全方位、浓墨重彩地报道了香港回归祖国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受到各界高度赞誉。

此次回到家乡,张国良向我市档案馆捐赠的珍贵资料中就包含有香港1997回归传媒采访新闻资料、采访记者用包等。“虽然很舍不得,但是既然家乡有需要,那么捐赠更有意义。”

在香港20多年,亲历回归的张国良对“1997”这个数字情有独钟。他有块“深港两地车牌”,号码是1997。

张国良向记者讲述了车牌的由来:大约2000年左右,有一次,听同事说,有这样一个车牌号码,张国良就很顺利地买下了这块车牌。“好多次我到深圳办事,有好多同胞围观我的车牌。”换车的时候,工作人员问张国良要不要沿用老号码,要的话程序比较繁琐、时间也会漫长一点,张国良宁可多等待一些时间也要保有“1997”这块车牌。这些年,也有人想要高价买下张国良的这个车牌,但他每次都坚定地拒绝了。

他是“将传统节日定为法定假期”的发起者

这一次,张国良还向我市档案馆捐赠了他发起的“将传统节日定为法定假期”提案的文本资料。

作为一名活跃在国内新闻界的传媒领袖,张国良担任过两届全国政协委员。他努力促成了一件事,那就是2003年组织香港政协委员,发起了将清明、中秋等传统节日定为法定假期的提案,发动了400多家海内外报刊进行报道。“我们国家经历了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富裕了,但同时我们不能忘记自己国家的文化。当时社会上过洋节之风越来越盛行,虽然我不反对过洋节,中华文化就是在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发展的,但是我们不能忘记根本,我们要在吸收人类一切精神文明成果中巩固、发展、弘扬我们的文化。”张国良说,“另外,在香港、台湾,传统节日都是放假的。节日文化是一个民族重要的文化,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让大家记住传统。”

连续4年提案,终于成功。张国良动情地说:“这不是我个人的贡献,应该说是我们张家港人作的贡献。”

如今,这些珍贵的文本资料,都保存在我市档案馆。

他是梁丰校园里的“书呆子”

日前,在梁丰高级中学的校园里,张国良和风华正茂的年轻学子一起交流,和当年一起读书的老同学一起畅谈。

“来到梁丰高中,我感到异常亲切。”在张国良看来,中学是一个人受教育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个阶段。就是在梁丰,张国良完成了最初的人生学识的积累。他深情地表示:“最吸收阳光雨露的年华就是在梁丰。”

“我喜欢看书,图书馆的老师很喜欢我,每次馆里来了新书,老师总是第一时间把书给我看。”张国良告诉记者,书的内容比较广泛,都是充满正能量的图书。在梁丰,他几乎是一天读一本课外书的速度。“除了课余时间看书,我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一边走路一边看书。”现在想来,张国良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当年的道路不像今天这么宽敞好走,几乎都是高低起伏的田间小道,除了一个深夜摔倒过一次,其余时间都是很顺利地一边看书一边走回了家。从学校到家有4公里路,张国良要花费一个小时,基本能把当天的一本书看完。因为热爱阅读,张国良的作文写得尤其好。那时,很多人都知道,梁丰有个爱看书的“书呆子”。

熟悉张国良的同学都知道,张国良非常刻苦,不浪费一分一秒。放学回家的路上忙看书,上学的路上则忙着背单词。“他的俄文也非常好,能用俄语写日记。”张国良的同学这样说。

回忆当年的读书生涯,张国良感慨万千。当年,张国良家境贫寒,每天早上喝过一碗稀饭后带上他的午饭——一块饼就上学去了。对于一个正值长身体年龄的少年来说,一碗稀饭根本不顶用。在上学的路上,往往就把午饭吃完了。到了中午,同学们都开始吃饭了,张国良到外面溜达一圈回来,装着已经吃过午饭的样子继续读书。“那些年里,幸亏热心的同学们常常帮衬我。”

在梁丰读书的时光早已远去,但张国良一直记挂着母校,能脱口而出当年教过他的老师、帮助过他的校长的名字。在梁丰,他对母校寄予期望:要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特别是对苏南地方文化的保护与挖掘。

对文化的关注,不仅是张国良对母校的期望,更是他对家乡的期盼。“文化是软实力。作为一座新兴城市,期待张家港能深入挖掘一些本地特色的文化。”张国良满怀期待。

本版摄影:李立峰

记者:钱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