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在线
2017年11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网《“长江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座谈研讨会在张家港市举行》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发布时间:2017-11-20 13:13:31
特别提示:

11月11日,“长江文明的传承与发展” 座谈研讨会在张家港市举行。 本网记者吴楠/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吴楠)长江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战略,顺应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传承长江文明、促进人水和谐,以富有前瞻性的愿景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长江文化促进会、长江文化基金会和中共张家港市委宣传部于11月11日在张家港市举行了“长江文明的传承与发展” 座谈研讨会。

来自东南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的学者和相关机构代表共20余人参会,并围绕长江文明的起源与开发、长江流域区域文明演变与发展、长江流域文化遗产研究、长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和长江经济带文化产业发展研究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会议由长江文化促进会会长、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陶思炎主持。

文运维系国运,文脉连接根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发展,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张家港市社科联、文联主席钱晓东在致辞中介绍了长江文化艺术节的概况,并表示,研究长江文明,弘扬长江文化,使之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并助力于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我们光荣的历史使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他希望与会学者围绕“长江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主题,为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献言献策,并对张家港文化事业发展给予关心和指导。

从比较的视阈开展流域文化研究

与会学者表示,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播是影响世界,铸就大国形象的重要途径。而中国文化的魅力又是建构在丰富多彩的区域文化基础之上的,讲好中国传统文化故事的根基是首先要讲好区域文化的故事,而长江、黄河流域文化无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和典型。传承与发展江河流域文化,必须加大对此类地域文化的发现、搜集、整理和研究。

济南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韩波在报告中从流域文化研究中重视比较和实证、地域物质文化的批评性研究尚待加强、传承过程中要把控商业性展示的限度三方面介绍了他对于江河流域文化研究的几点思考。在他看来,对某一问题的线性的梳理和阐释固然十分重要,但不利于综合观察,适当地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往往能够补其所阙。他认为,无论黄河还是长江,中下游的冲积平原往往是原始农业文明的生发之所。通过对相同时段不同地域文化的文化遗址、出土文物和古代文献的研究,有利于全面、立体、细致地对江河流域文化的发生、发展、繁荣和衰退的因由,以及文明之间的共性、特性、优劣、先后等问题给以公允和客观的解释。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储冬爱在报告中从聚落形态与文化传统的差异、水乡文化空间的蜕变和文化空间重塑的路径三个方面比较了江南水乡与岭南聚落文化空间的嬗变和重塑。她提出,江南水乡与岭南水乡聚落在空间上都呈现出一水两岸、依水而居的整体布局,美学风貌上都体现为“小桥流水人家”的共同景致,但在审美意蕴与文化传统方面却风格相异,前者体现出文人渊薮的诗意理想,后者表现为寻常人家的随意舒适。

“随着社会发展和历史变迁,水乡村落的生态环境与景观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伴随而来的是文化空间的蜕变,二者都呈现风貌同质化、活动逐利化、形态空心化的趋向。”储冬爱表示,前者多受到现代旅游业和商业的裹挟,后者则是城市化冲击下的自我逃离或被迫转型;以“城市乡间化”为发展模式,以“在地性”为社区重塑原则,重新焕发非遗生命活力,或许是江南水乡与岭南聚落实现“文化空间”重塑的共同路径。

 

从空间视野探寻长江文化研究

“流域性的聚落文化和建筑空间的研究,为长江生态的维护提供了空间性的视野,它与时间性为主的传承研究相互交并,使得长江文化研究带上了哲学思考的意味。”陶思炎说。

会上,贵州师范学院贵州民族学与人类学高等研究院教授聂森通过对山地建筑形态及居住空间的探讨,揭示山地人民的营造思想和造物追求,以此来探讨山地人民的居住文化及心理认同。他提出,长江上游地区复杂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独具特色的山地建筑形态,生活在这里山地人民以积极的态势探求改善人的生存居住空间,这种居住空间既是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和尊崇,也是山地人民为了实现精神的寄寓和情感上的诉求。

“简而言之,山地建筑在构筑方式上是依山就势,在空间布局上是自然天成,居住空间是立体多变,生活空间是虚实相生。体现在山地人民的营造思想和造物追求上,就是山地人民为了构筑一个有神灵庇护的精神空间和亲近自然的情感交流空间。”聂森说。

长江文化内涵丰富,不仅包含着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大量的非物质遗产。石敢当是一种遍及中华大地的民俗镇物,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泰山石敢当”习俗的承载者。西南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李炅在会上介绍了长江上游石敢当造型研究。他表示,石敢当信仰遍及中华大地及海外,其造型丰富,符合民俗镇物艺术的演变原则。长江上游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区的石敢当造型“衍生”型和“再生”型形态丰富,既有兽头石碑形,也有兽头人身形,更有体量巨大的圆雕狮形,具有强烈的地域性特征。这些反映出创作者的个性和受众的多元化,可为拓展中华民俗艺术的创作思路提供参考。

陶思炎在点评中表示,这些有关长江上游文化的研讨体现了对西部地区文化的关注,突破了以往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文化较为重视的惯性,成为今后应继续加强的研究领域。

关注长江流域非遗传承问题

长江作为中国的黄金水道,不仅为两岸民众带来了物质上的福祉,而且孕育了丰富的精神文化,独居特色的船歌就是其中之一。

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文学院教授郑土有在会上介绍了长江下游地区船歌的传承与保护问题。他提出,长江下游地区(主要包括安徽、江苏、上海二省一市)的船歌作品世世代代流传于渔民的生活之中。但是进入现代社会以后,随着机械船的普及、机械化作业水平的提高,船歌的生存环境逐渐消失,传承和保护面临着极大的问题。他认为,就船歌的传承保护而言,一方面应抓紧保护和记录现有的经典船歌,另一方面还应将船歌与当前渔业相关的活动结合起来,并组织高水平的编创队伍,编创出高水平的作品,唱红全国。

江苏省文联副主席、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陈国欢在会上针对“长江流域非遗如何走出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表示,文化走出去是最容易也是最难的。他认为,要真正做到手工非遗走出去,要做到审美观念走出去、主题策划走出去、生活美学走出去。审美观念走出去,要将中国的“统合”与西方的“分析”结合,找出人类共通的审美取向。主题策划走出去则应在策划上,立足文化优势,把握审美差异;在组织上,要有所取舍,直奔主题;在主题上,则要分明鲜明,直抵核心;在展览上,要精挑洗选,并注重展陈艺术,营造整体氛围。生活美学“走出去”,则是以作品、环境、空间来推广东方生活美学。

为长江文化研究增添新的视角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刘宗迪则从文献史料考证的视角,对古地理经典《山海经》中的“江水”进行了精细的考证,并搜索《禹贡》《史记》《汉书》《荀子》《楚辞》等多种文献以考镜源流、辨伪求真,指出长江水系在文献中的踪影及景况,为探究长江文化研究开启了另一个视角。

刘宗迪提出,长江为中国最长的河流,长江在中国地理学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长江古称江水,江水与河水、济水、淮水并称中国四渎之一。长江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古代典籍中对江水的有着丰富的记载,中国人很早就有了对于长江的地理知识,但是,最早作为四渎之一的江水最初却并非指长江,古代地理书中记载的江水也并非全部指江水,最早的地理书中记载的江水更与长江风马牛不相及。

吕梁学院历史文化系主任赵元则针对长江流域廉政文化建设谈了自己的思考。他认为,长江流域廉政文化建设有着深厚的历史资源,认真挖掘与梳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是长江流域廉政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长江流域廉政文化建设要坚持“继承创新、与时俱进”的原则,在继承创新的基础上,将古代长江流域清官清廉为政思想融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形成共同的文化价值理念与文化价值认同。

陶思炎在会议总结时表示,长江文化不只属于长江流域,它属于整个中国。此次参会研讨的学者突破长江沿线的城市分布,包括山东、山西、广东等黄河与珠江流域的专家;研讨的选题也有所扩展,涉及跨流域比较研究、长江上游文化研究、文化走出去的应用研究、文献考释研究等多个领域。会上,文献搜索与国际应用的研讨,以通古达今的方式表现了长江文化的幽深与活力,走入书斋和走出国门需要耐得住寂寞和灵动创意,今后宜继续倡导。

据悉,长江文化艺术节自2004年在张家港市首创以来,已连续举办了十四届,其文化传承的辐射范围逐步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逐年提升,荣获了文化部创新奖,被明确为江苏重点培育的三大地方特色文化品牌之一,并在第六届中国民族节庆峰会暨2017“中国优秀民族节庆”推荐评选活动,荣获“最具国际影响力节庆”称号。“长江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座谈研讨会作为其中的一个活动,至今已举办四届,成为推进长江文化发展的重要平台。

张家港市社科联主席、文联主席钱晓东致辞。王苗苗/摄

长江文化促进会会长、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陶思炎主持会议。本网记者吴楠/摄

济南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韩波发言。本网记者吴楠/摄 

会议合影。 本网记者吴楠/摄


 

张家港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