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以“生态匠心”精筑“江苏大公园”
来源:宿迁网  发布时间:2017-11-08 10:21:30

宿迁网讯(记者程大伟)“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的顶层设计,充分表明了我们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

迈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有了新任务。这对始终恪守“生态立市”的宿迁来说,意味着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更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

市委书记魏国强在10月27日召开的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上旗帜鲜明地指出,各地、各部门要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的部署要求,发展生态经济,加强生态保护,努力书写好美丽中国的宿迁篇章。会议进一步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路径:践行“两山思想”,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区;解决突出问题,拉长补齐生态短板;加强生态保护,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深度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思想”,我市正在加快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区。今年7月,市委五届四次全会就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区、打造“江苏生态大公园”作出全面部署,在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上进行了全面安排。

虽已深秋,我市重点打造的8个生态经济示范镇之一——宿豫区新庄镇境内依然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尤其是九品香莲种植基地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我们不仅种植荷藕、培育香水莲等,还加工制作花茶,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基地,带动150余名农民就业增收。”九品香莲种植基地负责人介绍道。

“我们计划利用两年时间,建成台湾特色生态农业示范区。对传统农业释放出来的劳动力加大培训力度,引导他们从事电商、民宿或到镇里的园区就业。”宿豫区政协副主席、新庄镇党委书记臧其永表示,将努力把新庄打造成为“产业发展好、乡村旅游旺、乡土人文浓”的特色田园乡村“示范点”、生态经济示范镇“排头兵”。

作为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的主抓手和先行区,新庄镇、耿车镇、四河乡等8个生态经济示范镇正在加快推动人口向镇区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民创业就业园、生态宜居新家园,从而推动农民向股东转变、务农向务工转变、打工向创业转变。

坚持试点先行、试验示范,加快“两河”生态产业富民廊道和生态经济示范镇建设;抓好新经济培育、工业转型升级、生态旅游发展等“十大示范工程”……如今,随着一套生态“组合拳”渐次发力,我市的生态优势正转化为发展优势,生态资源悄然成为富民资源。

11月4日上午,宿城区人民法院在沭阳县颜集镇开庭审理新沂河水域非法开采黄砂案件。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方某构成非法采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9个月,并处罚金120万元,追缴非法所得280万元。

在打击非法采砂上毫不手软,充分彰显了我市解决突出问题,拉长补齐生态短板的魄力和决心。我市将继续深入开展“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以下简称“263”专项行动),全面落实“河长制”,打好治水、治气、治土攻坚战,切实消除各种环境风险隐患,从源头上为生态减负。

不仅在治理力度上不断加码,我市更从环境治理体系上破题。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立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积极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推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市环保局局长臧广甫态度坚决地说,将以强力推进“263”专项行动和“散乱污”专项治理为抓手,倒逼企业履行污染治理主体责任和乡镇履行环境治理主体责任。同时,积极创新环评审批制度改革,制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合同管理实施细则,推行有动力污染治理设施用电状况监管云平台,加快水质自动监测体系建设,通过制度创新与融合,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加强生态保护,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更得益于制度发力和项目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不仅需要‘砖瓦’,更需要‘四梁八柱’。”在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授陆广地看来,我市深入实施的“生态文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正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制度框架。

划定生态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红线”,抓好五大生态防护林带、五大生态走廊、五大湿地系统建设,重点加快100万亩生态湿地、100万亩生态经济林、100条生态河道、100个特色风情旅游景点、100项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细数一系列举措和项目,陆广地认为,在制度框架引领、项目建设推动下,生态文明建设必将纲举目张,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也将得到极大提升。

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区、拉长补齐生态短板、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沿着这一路径,全市上下正蹄疾步稳、久久为功地强化生态建设,齐心协力描绘“江苏生态大公园”的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