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凝心聚力谋发展 砥砺奋进谱新篇
来源:张家港日报  发布时间:2017-10-19 16:16:41

党的十八大以来,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紧扣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与时俱进弘扬张家港精神,扎实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呈现出产业形态优化升级、基础设施持续完善、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党建文明不断创新的生动局面。

△常阴沙花海。

△田园风情短程马拉松赛。

△“赞歌献给党·情牵常阴沙”文艺汇演。

△常沙社区美丽村庄建设。

△现代农业科技中心。​

△美丽常阴沙。

现代农业熠熠生辉

农业是常阴沙的根本,一代又一代常阴沙人不断为农业的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奋斗。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园区紧扣发展现代农业的板块定位,科学谋划、统筹兼顾,不断推动现代农业繁荣发展。现今的园区,无论是在农业规模还是在基础设施上,无论是在农业科技支撑还是在产业效益上,均取得了长足发展,为全市现代农业发展发挥了排头兵作用,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现代农业科技园”“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

目前,园区建有设施农业6500亩,建成江苏省水稻、蔬菜、食用菌、渔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4个、农业部健康养殖基地3个,产学研示范基地5个,农作物种植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4%,初步形成“南北高效果蔬、中部绿色稻米、滨江特色水产”的三大主导产业布局。农业配套生产设施不断完善,投资建成占地面积40余亩,集粮食仓储加工、农机社会化服务、圩区信息化管理及稻田智能化灌排于一体的农业综合管理服务中心。先后与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科院、扬州大学等高等院校联合建成创新平台9个,汇聚学科专家38名。常阴沙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孵化中心入驻科技人才企业8家,建成专业实验室6个,新型农机、新品选育、生物农药“三大基地”建设初见雏形,农业科技支撑动力强劲。由张家港市现代农业投资有限公司联合园区7家社区经济合作社投资组建而成的联农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依托本土农业资源优势,不断壮大社员户数,扩大基地规模,拓展销售渠道,逐步走出了一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致富之路。同时,联农合作社建成了张家港首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实现“从田头到市场”全程可追溯,消费者通过手机扫码就可直接了解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全过程,使消费者买得安心、吃得放心。

生态旅游风生水起

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作为苏南地区为数不多的田园绿洲,地处沿海和长江两大经济开发带交汇处,优越的地理区位撬动了常阴沙人“以农促旅、农旅融合”的全域旅游发展思路。2012年,园区规划筹建常阴沙生态农业旅游区,为园区旅游事业的发展迈出了第一步。2013年首届“常阴沙油菜花节”的成功举办,为常阴沙人开辟旅游路径增添了信心,此后4年,吸引上海、无锡、苏州等地的游客慕名而来。2014年,常阴沙生态旅游度假区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2017年,常阴沙油菜花节活动首次实现公司化、市场化运作,游客量、门票收入保持稳定增长,“苏南第一花海”品牌效应持续升温。

五年来,园区在生态旅游上不断发力,积极推动园区旅游向特色化、精品化、产业化、集聚化方向发展,通过整合澳洋生态园、知青馆、常兴桔园、通江公园、万顷良田、常南四季果园、长江江堤等特有资源,使旅游业充分切入农业、文化中去,推出果品采摘、亲子烧烤、休闲拓展、知青文化、滨江文化、田园乡村体验游,形成了春赏花、夏尝瓜、秋摘果、冬品鲜的四季旅游路线,景区每年游客接待量保持在10万人次以上。依托节庆赛事活动,园区先后举办了两届短程马拉松赛、自行车环形赛、美丽乡村健步行等赛事活动,通过“旅游+体育”的融合,有力提升了常阴沙旅游的知名度。同时,通过政府政策引导带动农户建办农家乐5家,有力促进了地方农产品的销售,带动实现强村富民。

城乡环境和谐宜居

湛蓝的天空,清澈的湖水,整齐划一的农田,平整宽阔的乡村街道……这是常阴沙生态文明建设的缩影,见证了常阴沙城乡环境翻天覆地的变化。

五年来,园区始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原则,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开展“263”专项行动、三大“百日行动”、“河长制”工作、爱国卫生月等活动,扎实推进节能减排,严把项目环境准入关,着力发展高效、节约、绿色的生态经济,全力保障园区生态质量持续向好。同时,着力开展基础设施改造升级、美丽乡村建设、大环境整治等民生实事工程,全面优化园区生态宜居环境。截至2016年底,共计2703户农户完成美丽乡村建设,建成省级美丽村庄示范点3个,苏州市美丽村庄示范点1个,苏州市“三星级”康居乡村5个,“二星级”康居乡村示范点3个,“一星级”康居乡村示范点2个,其中常兴社区、常东社区已全部完成整治。此外,农村生活污水整治完成4177户,完成71.62%。2017年,又投入3200多万元,新建省级康居村庄1个、苏州市“三星级”康居乡村8个,涉及农户408户。

民生保障全面发力

五年来,园区始终坚持把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幸福指数作为推进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夯实民生之基,织实保障之网,全面提升群众满意度,让群众共享改革红利。

截至目前,园区社会保险整体覆盖率保持在99%以上,住房公积金缴存逐年扩面,高校毕业生、特困家庭劳动力100%就业。五年来,园区不断加大对社会弱势群体优抚力度,加大救助力度。以2016年为例,园区通过低保救助、临时救助、大病医疗救助、残疾救助、危房改造、春节慰问等方式,多渠道为园区困难家庭排忧解难,发放各类救助金400多万元,惠及困难群众5000多人次。同时,每年安排园区7800多名退休人员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另外,积极探索优化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常阴沙养老院完成“公办民营”社会化养老转型,常阴沙医院建成6200平方米的老年人康复中心。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实现全覆盖。深入开展“生育关怀,服务到家”活动,人口计生服务水平稳步提高。狠抓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全面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实施餐饮卫生监督信息公示制,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水平及人民群众食品消费的安全感。此外,不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托“民生工作岗”,深入开展“民生面对面”、领导干部大接访等活动,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建立完善安全监管防控体系,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整改专项行动,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强化治安研判,推行24小时网格式巡控,依法打击各类犯罪,“八大类”案件连续多年保持零发案,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党建文明次第绽放

五年来,园区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改革精神强化党的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党风政风持续好转,社会风气向善向上,为园区事业发展凝聚了强大正能量。

园区结合产业实际,探索实施“田园党建”工作模式,以联农合作社党总支为龙头,建立集群党建工作站,配备专职党务干部,辐射2个联合党支部、4个专业党支部,带动42个合作社,推行“五大服务”机制,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互动并进。其中常西“金种子”党建项目获得苏州大市级好项目评比第二名,常北“红引擎”项目获评张家港市基层党建好项目,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增强。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依托“常阴沙大讲堂”,园区把党的理论“下到基层、走进社区”,成为宣讲“中国梦”、党政新规、惠农政策的大平台。依托常阴沙文化中心,建成24小时自助图书馆;组织开展“村村演”公益巡演、群众送戏、电影进社区活动;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文化活动;开展全民运动会、职工运动会;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成立“益启读书会”。对照区镇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体系,构建文明创建联动机制,推进志愿者服务常态化,形成了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的局面,居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与此同时,大力实施“清廉365”阳光工程,探索推行“蓝、黄、橙、红”预警机制,将监督触角向基层延伸,围绕保护干部、保障清廉,6个社区(居委会)建立清风工作站,聘请30多名退休干部、社区小队长等作为监督员,打造园区、社区、小队网格三个监督层面,倾听民意搜集民情,全面了解辖区内老百姓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全力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360度无死角监督、教育、服务体系,确保党员干部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