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市农委:发展现代农业 造福港城人民
来源:张家港日报  发布时间:2017-10-19 14:33:13

十八大以来,张家港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保持省内领先。入选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机制创新试点地区和省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创建试点,2015年获评省第一批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市、全省畜牧工作先进县,2016年被命名为首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

△农业基地清洁化生产。

监管人员指导服务农业生产。

镇级监管站标准化检测室。

并列式自动化挤奶。

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成就>>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完成保护和发展农业“四个百万亩”目标任务,落地上图优质水稻、特色水产、高效园艺、生态林地54.2万亩。

大力推广优质品种和机插秧栽培模式,品种优质化率位居全省前列。2015年,杨舍南新丰产方水稻最高单产925.7公斤,打破了太湖地区历史记录。

着力推进畜禽规模生态养殖和标准化池塘改造,认证无公害畜禽产地14个,累计建成标准化鱼池3000亩。

在全省率先推进绿叶菜价格指数保险,推广应用“两网一灌”与水肥一体化设备,建成苏州市级以上蔬菜标准园5个、果品标准园6个。

生态林地面积达2.13万亩,林木覆盖率19.54%,在苏州县市中名列第一。

全市建成苏州市级农业园区7个,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获批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省级产业园,凤凰水蜜桃产业园被评为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每年新增各类农机具500多台(套),新建产地粮食烘干中心20个,地产粮食烘干能力达60%,全市农机化综合水平达92.5%。

发展农业新型业态

全市培育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共63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8家、苏州市级15家、张家港市级39家,2016年实现销售收入270亿元。

有75家农业企业(基地)在淘宝、京东等大型网络平台开设网店,微信销售成为中小规模农业企业(基地)的重要方式。2016年,全市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农产品达1.3亿元。

建成3个市级农产品配送中心和50多个优质蔬菜直销点,发展“网上订购+物流配送”的新流通模式,设立了50个小区自提柜,优质蔬菜基地配送和专卖专销比例达40%。

全市建成观光休闲农业(企业)44家,2016年举办农业节庆活动36次,接待游客187.5万人次,综合收入3.92亿元。

培育各类农业社会化专业服务组织240多家,农业专业化服务涵盖了农资配送、农机服务、水稻工厂化育秧、植保统防统治、畜禽防疫、粮食烘干等大部分农业生产环节。

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大力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和低毒低残留农药,粮食、果蔬、兽(渔)药集中统一配送占比分别达到了95%、90%和70%以上,有效遏制了违禁农药的使用。近几年地产农产品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

苏州市第一家在乡镇设立农产品质量监管站,创新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获得了全省推广。

创建成为苏州首家全国绿色稻麦原料基地,“三品”农产品面积占比超过90%。拥有苏州以上名牌农产品38只,获得无公害、绿色等认证农产品220只,凤凰水蜜桃和常阴沙大米获得国家地理标志。

开展“绿动港城”优质农产品进社区、优质农产品基地开放日和“创牌立信”诚信企业评选活动。2016年9月,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通过了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验收。

推进农业依法行政

围绕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开展拉网式抽查,为农民营造了安全放心的农资消费环境。

严格落实农业执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机制。每年组织不同形式的农业普法下乡活动。

全面清理行政权力,梳理行政权力事项。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对重大案件全程监管。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目录管理,将涉农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向社会公开。全面落实规范文件法核。

依法化解涉农矛盾纠纷。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出台重大决策、项目、事项的前置程序。

改善农业环境条件

新建高标准农田4.3万亩,累计31.5万亩,占耕地面积比例达70%。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配方肥施用面积占比80%。

推进农业病虫害精准测报、精准用药,减少用药次数,推广统防统治,提高农药使用效率,化肥、农药使用强度分别控制在212公斤/公顷、2.53公斤/公顷以下,农药施用量实现“零增长”。

秸秆还田比例保持在99%以上,有效控制了秸秆露天焚烧现象的发生。

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全面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和非禁养区,示范推广畜禽生态健康养殖,先后启动两轮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行动,两年关停不合格养殖场526家。

挑战>>

近年来,全市现代农业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受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国外低价农产品冲击等因素的影响,现代农业发展还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难度加大。自然灾害频发,粮价下跌,而农业生产成本却不断上升,种粮效益下滑压力加剧。受土地等资源限制,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农产品加工业配套设施建设难以落实,部分项目推进实施难度较大。二是农业生态环境仍需改善。农业承载内外源性污染双重压力,一方面,工业和城乡生活污染向农业转移排放;另一方面,农业废弃物不合理处置,化肥、农药等投入大,畜禽粪便处理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三是农产品质量安全任重道远。面对面广量大的小微种养殖户,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还存在薄弱环节,部分农业生产者在种养殖过程中用药不当,导致农残检测超标现象仍有发生。四是农业干部队伍建设需要加强。农技干部队伍专业结构、年龄结构不尽合理,农业复合型人才比较缺乏。

解决当前农业面临的问题,就是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工作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绿色循环农业,推动全市农业现代化建设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

对策>>

坚持问题导向  推动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升级传统农业,积极探索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大力推广稻鱼、稻鸭、稻菜、稻瓜等“水稻+”模式,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发展创意农业,争创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示范企业,支持金沙洲生态乐园创建省级主题创意农园。培育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典型,引导农业产业转型和农民增收。抓好生态循环农业,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关停不符合环保要求的畜禽养殖场,力争全市规模化养殖场治理率达到75%以上,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93%。推进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建设,全面完成生猪屠宰行业清理整顿任务。

坚持目标导向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建立“四个百万亩”长效保护和优化调整机制,大力发展农业新型业态。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新建9个区域性粮食烘干中心,地产粮食烘干能力力争达65%,创建全省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县(市)。大力发展农业物联网。建设智能温室大棚,深入推进农业信息融合系统、农机定位管理、农业物联网应用、生猪屠宰远程视频监控和动物卫生监管移动式电子管理等信息系统建设。创新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机制。进一步优化农药配送、水稻育秧、畜禽防控、良种统供等服务方式,加快推进农机维修、生猪屠宰、农业废弃物处理等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工作。

坚持责任导向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加强农业投入品及环境监测。将农业投入品和产地环境风险监测常态化,对种养殖基地和农资市场开展投入品风险监测。加强农产品生产全程监管。主推统防统治、绿色防控、测土配方施肥、健康养殖和高效低毒农兽药等绿色农业技术,开展各类园艺标准园、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场等标准化示范基地的创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升级整合各级质量追溯系统,落实“红”“黑”名单制度、企业电子地图等,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制度化、常态化,确保全市农产品生产企业、合作社产品100%可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