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发改委:在转型突围中全面提升发展品质
来源:张家港日报  发布时间:2017-10-17 14:32:09

产业结构偏重、传统依赖偏强、资源环境偏紧,转型升级是张家港发展最为迫切的任务。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优化、新旧动能转换,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五年来,市发改委聚焦转型核心战略,聚力提升发展品质,在转型中谋发展,在发展中求突围,深耕改革、积聚活力,发展改革事业不断攀高、持续繁荣。

2017年6月,玖隆35MW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正式并网发电,成为目前全省单体规模最大的分布式光伏电站。

省发改委朱晓明主任来市调研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2017年7月17日,张家港市民生实事项目发布启动暨“金点子”颁奖仪式。首批入库储备127个项目,既反映群众诉求、贴近民意,也契合张家港发展大规划。

近年来,委党组统筹融合业务、党务、队伍建设,积极构建 “1234” 勤政廉政建设机制,系统组织政治理论明方向、党建理论明宗旨、廉政规定明是非、时事政治明职责“四明”主题实践,发改队伍纪律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沙洲电厂二期工程项目按“上大压小”建设2台100万千瓦燃煤机组,自2007年启动申报以来,连续4年列入省重大项目计划。项目历经10年的推动,已于2017年9月成功投运。

产业结构实现新优化。五年来,全市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4:52.4:46.2,服务业占比提高6.6个百分点,成为服务经济提升最快的时期。新业态、新模式、新经济不断孕育壮大,以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为代表的“两新一高”产业快速崛起,产值占比年均提高2.2个百分点。张家港继续稳居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前三位,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3%。

有效投入实现新增长。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34.4亿元,较上个5年增长87.7%,年均投入747亿元,总量规模位居苏州县市前列。重大项目支撑有力,省、苏州及本市三级重大产业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347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36.1%;累计列入省重点33项、苏州重点114项,项目数和投资额均居苏州县市首位。

民生改善实现新提升。五年来,围绕生态环境、交通出行、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等投入76.7亿元建成78个实事项目,重点领域民生实事安排实现“全覆盖”。在苏州率先出台“创新创业创富”富民增收政策,推进产业强富、创业致富、机制增富、共享助富、文明润富“五大行动”,全市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1.92,为苏州县市最佳。

绿色发展实现新跨越。五年来,实施涉及饮用水安全、点源污染治理、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等8大类253个太湖水环境治理项目,获省资金8.6亿元;全面推动开发园区省、国家循环化改造试点,全市各领域污染物排放大幅减少。加快推动热电联产“上大压小”、综合改造利用、清洁能源替代步伐,关停热电企业5家、燃煤机组锅炉25台,年煤炭消费减少70多万吨;建成分布式光伏发电100.8MW、天然气加气站7座;沙钢、永钢废气利用率达95%。今年以来,顺应“263”行动,全市减少燃煤企业24家。

改革创新实现新突破。五年来,市发改委对上争取各级各类专项政策、资金扶持50多项,获省级以上专项资金20多亿元。深入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任务有效落实。国家电力需求侧试点、省服务业综合改革、省“多规合一”试点有序推进,行政审批、投融资体制、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体制等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深化,国家再制造示范基地、汽车整车进口口岸、长江经济带国家转型升级示范区成为转型重要突破口。扎实做好援疆、援藏、援陕、援黔等对口支援工作,南北共建合作园区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五年里,突出引领性、延续性而率先实施、系列推动的重点工作,串联起来可以作为发改委致力转型突围的生动写照。

——2013年起,组织开展国家电力需求侧管理试点,全市200多家企事业单位安装DSM平台,完成永久性降低电网高峰用电负荷27万千瓦左右,共计获得专项奖励资金1.23亿元。

——2013年11月,成功获批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全国2家。五年来,示范基地累计完成投资25亿元,产业规模达到50亿元,集聚了国内外知名再制造企业20余家。2014年7月,示范基地被列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

——2013-2015年,作为全省唯一一家县域整体试点单位,围绕构建“特色鲜明、产业链完整的县域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实施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服务业规模总量位居全国县市第3位,现代物流、专业市场发展领跑全省;全国服务业500强、全国3A级以上物流企业位居全省县市第1位。

——2014年8月,成为全省首批“多规合一”试点地区。以统筹优化资源配置、引导空间布局优化为目的,推进土地利用、城市规划、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多规合一”。

——2014年11月,成功举行长江经济带(张家港)绿色发展研讨会,开展“依托长江黄金水道率先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综合改革试点,明确六大任务对接“长江经济带”。

——2015年1月,张家港保税区被授予“江苏省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称号,整合汇集5园40家骨干企业发展海工船舶与核电装备、锂电新能源、电子通信材料三大特色产业链军民融合产业。2016年基地产值达到93亿元。

——2015年8月,康得新、能华微电子入围国家2015年电子信息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分别获得国家资金3000万元,江苏3家。

——2016年5月,张家港保税区成功申创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全国33家开发区入选,江苏3家。

——2016年6月,继2015年成为国家5A级物流企业后,玖隆钢铁物流园成功获批国家首批示范物流园区,全国29家,江苏2家。

——2017年3月,康得新首次通过境外债券市场融资,成功发行3年期3亿美元高级无抵押固定利息债券。这是自2015年9月国家推行企业发行外债备案登记制管理改革以来,苏州市企业首次在境外发行债券。

——2017年4月,物润船联成为全国首批“互联网+多式联运”试点企业,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产业专项资金2000万元,其基于船舶AIS和视频大数据应用的内河航运智慧物流项目获国家促进大数据发展重大工程专项支持,获中央预算内补助资金3000万元。

——2017年6月,玖隆钢铁物流35MW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正式并网发电,为我省目前单个规模最大的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总投资2.07亿元,预计年发电量3600万度,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相比,可每年节约标煤1.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6万吨。

——2017年9月,保税区列入国家电力需求侧管理试点,成为国家首家“互联网+”智慧用电示范园区,实现世界首创基于工业用电设备实时自动需求响应的秒级虚拟调峰电厂。

……

五年来,市发改委秉持廉能并重、谋远实干、高效服务,突出重大课题和规划研究、重要事项和政策争取、重点企业和项目服务,不断创优发改服务“供给侧”。

强化重大课题和规划研究。全力推进现代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各项任务;围绕“十三五”规划,系统完成服务业、人口发展、循环经济、热电联产、天然气利用、资源综合利用等多个中长期规划编制;跟进推动并逐项论证18项专项规划,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十三五”规划体系。“多规合一”总体规划(2016-2030年)通过省级评审。优化横向对比、典型剖析、关联研究,健全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等的联系跟进机制,建立与经济部门、板块及企业的定期例会制度,不断提高运行分析质量。把握剖析发展前沿热点,系统编辑“发改研究”、“发改石鉴”,全面开展重大信息参考服务,并积极推动课题转化为实际工作的思路对策及发展成效。

强化重要事项和政策争取。实施“810”工程,开展“依托长江黄金水道率先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研究,申建省经济转型升级综合实验区。制定出台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实施意见、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若干意见、聚焦富民促进创新创业创富实施意见;制订实施全市能源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方案,在全省县级市首家开展低碳控制方案编制。创新民生实事项目形成机制,设立民生实事项目库,“民生微实事”做法在“江苏大走访”头版刊发。牵头完成去产能任务,有序推进“263”减煤工作;列入国家开发区名录3家,规划建设特色小镇9家,纳入国家碳交易市场企业22家。五年来,发改委集中力量抓好各级扶持资金、专项政策的争取落实,对上争取项目数、资金量均名列全省前茅,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较好的要素保障。

强化重点企业和项目服务。全力服务企业发展。五年来,为华芳集团、国泰集团、东海粮油等135家次企业争取农产品配额46.31万吨;申请进口设备免税17批次,涉及用汇3.72亿美元;组织105家企业参与省“直购电”交易降低成本超3亿元;累计列入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项目38项,涉及中央资金4.34亿元;市服务业引导资金累计投入5800万元,扶持143个重点服务业项目。充分利用“阳光发改”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实施项目全链条集中审批,真正做到“不敲一扇门、不找一个人、办成所有事”。精心打造“项目直通车”品牌,建立完善重大项目分类指导、协同论证、滚动推进工作机制;紧扣政策规划项目,强化措施争取项目,集中精力推进项目,系统谋划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投产、“金秋攻坚”行动,加快重大项目的建设、申报、储备、谋划,协同打好投资“组合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