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在线
厚植文明基因,港城气质这样修炼
来源:张家港日报  发布时间:2017-08-21 13:29:19
特别提示:

时光荏苒,张家港还是那个江尾海头的张家港,但从获评第一家县级全国文明城市到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张家港已然又不是原来的那个张家港。

无论怎么变,文明永远是张家港最亮丽的一张名片。近年来,我市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与时俱进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持续放大“文明张家港”品牌效应,以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的丰硕成果,交出了一份无愧于时代的“张家港答卷”。

击鼓催征

文明创建再出发

这是理应铭记的一天。2017年4月7日,全国创建文明城市经验交流会在我市召开,3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会议代表深入港城社区、学校、公园、街道,细细体味张家港的文明魅力。

“公园的美景大同小异,但在这里,无论是主入口广场、青少年活动中心、原石雕刻区还是植物园等景点,我们都能看到和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的元素,而且这种融入是润物细无声的,不是生硬的植入,让人印象深刻。”北京市怀柔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鲍晓健在参观梁丰生态园时对我市首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赞不绝口。

在经开区(杨舍镇)金塘社区,当了解到社区实践党建引领、居民自治、多元共治的社会治理新模式,成立了爱心联盟志愿服务团队,创新发布了“塘宝当家”、“金帆”爱心美发屋等特色志愿服务项目时,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葛慧君说:“这次算是取到经了,金塘社区的社区治理模式值得浙江推广借鉴,回去后我们要认真作一下总结学习。”

秩序井然的交通、良好的生态环境、浓厚的文化底蕴,这些都给参会代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纷纷表示:“张家港是座让人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从抓卫生环境到培育市民文明习惯,从提升城市品质到促进城乡一体文明,22年时光沉淀,张家港市主要领导更换了8任,但精神文明建设“一棒接着一棒传,一任接着一任抓”的传统始终没变。去年7月召开的市第十一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文明引领”依然是城市发展的“四大路径”之一!

多元拓进

积极打造文化阵地

“这么热的三伏天里,这里是最好的去处啦!空调吹吹好凉爽,听听评弹喝喝茶,不要太适宜!”家住保税区(金港镇)袁家桥村的卞惠兴现在最喜欢的去处便是家门口的袁桥书场了。作为一个资深评弹爱好者,他听书已有40多年,以前,常常为了一个想听的曲目赶至江阴等地。“我就想啊,要是咱‘家门口’也有个书场该多好!这不,梦想实现啦!看看这场子、这装修,上档次!”卞大爷口中的袁桥书场于去年6月竣工,总投资300万元。书场每月演出一个曲目,一年合计演出共180场。“家门口”的书场丰富了很多村民的退休生活,让他们老有所乐。

书场(戏台)建设工程是促进地方戏曲传承发展的一项民生实事工程,至去年年底,全市已有35家书场(戏台)启用,让港城百姓在家门口能尽享文化“福利”。

最是书香能致远。在相继建设市少儿图书馆、区镇文化中心、覆盖区镇及办事处的图书馆分馆和大力实施24小时图书馆驿站全覆盖工程后,我市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上继续跑步前进。

今年4月,全国首个24小时公共文化驿站在塘桥镇对外开放。驿站设置了藏书区、阅览区等服务区域,提供“1+X”多元化综合性文化服务,这是精准提供文化服务的创新之举。在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的同时,我市把“数字图书馆”建设列入政府实事工程,投入470万元,进一步普及现代的数字化阅读形式,有效解决“不方便、没时间、懒得去、无兴趣”等人群的文化服务死角、盲区,真正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黄佩是冶金园(锦丰镇)合兴社区“悦美健身队”的“领头羊”,也是一名网格文化员,带领健身队的老姐妹们,活跃在各个比赛和活动的现场,为百姓送去欢乐。像她这样的网格文化员,全市共有1075名,他们都是群众文艺团队的骨干。在“幸福港城”网格文化活动走进基层的道路上,这些网格文化员以及他们的文艺团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深受群众喜爱。如今,我市文化网格活动早已成为了公共文化服务主阵地,“网格化公共文化服务”获得了中国社会文化艺术政府最高奖项目类“群星奖”。

包括公共文化共享工程、文化育民工程、文化数字化服务工程、书场(戏台)建设工程、数字美术馆建设、最美悦读空间建设等在内的文化项目自2012年起就被列入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提出要“深化文明建设内涵”,对文化设施建设、数字文化建设、书香城市建设、文化艺术生产等提出了明确规划。正是在这样的文化顶层设计下,港城百姓享受到了越来越好的文化服务。

蹄疾步稳

倾力构筑诚信港城

人无信不立,城无信不兴。对于一座城市来说,诚信既是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基因,也是城市文明的底蕴和标志。

“诚信驿站”是熙熙攘攘的步行街一个亮眼的存在。“哎,这个发卡好看。”“我喜欢这幅刺绣,好精致!”一对来逛街的母女被驿站“义卖窗”里的义卖品勾起了兴致。母女二人各挑了自己的心头好,随手把钱投入了一旁的爱心箱内,心满意足地离去,整个过程全属自助。“这些义卖品都是社会各界热心人士提供的手工艺品,有刺绣、刻纸、发卡、布艺画等,标签上都有品名、制作人和起卖价,” 在诚信驿站做志愿者的孟文娟告诉记者,“市民只要看上了就可以拿走,把钱投入一旁的爱心箱内,没有人专门看着。义卖的钱一周结算一次,在窗边‘诚信指数榜’都会公示。自2014年启用以来,实收款从来都没少于应收款。”说起这些,小孟抑制不住自豪感。她还告诉记者,雨伞借用等便民服务靠的也是‘诚信自律’的方式。借伞人只要填一张两联卡片,留下姓名、电话和承诺归还时间,不需要押金,更不用登记身份证,就可以在需要的时候把伞借走。“至今雨伞借出了900多人次,只有3把伞没回来。”

还记得步行街街头的文明诚信“红黑榜”么?这对于港城企业和部分人群来说,无疑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地方。今年7月,2017年度市文明诚信“红黑榜”第二季出炉,欠税、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散发及乱张贴小广告以及店外占道经营的29家企业和商户被曝光,而同时,7家省建筑施工标准化文明示范工地所属企业、10家和谐劳动关系示范企业、3家价格诚信单位以及获得各级荣誉表彰的个人得到了“红榜”公示。“红榜”上的诚信人物、诚信企业、诚信群体将在诚实劳动和诚实创业中得益受惠,而“黑榜”上的企业将面临“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窘境。

建立守信联合褒奖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常态化发布“诚信红黑榜”,开展诚信示范街区建设,商户“诚信二维码”广泛运用……随着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时代呼唤,我市推进诚信社会建设的内涵不断丰富,创建形式日渐多元,信用张家港正在快速构筑。

张家港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