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在线
2017年8月18日苏州日报《小伙玩出鱼菜共生“升级版”》
来源:苏州日报  发布时间:2017-08-18 09:22:43
特别提示:

纽艾农业科技公司“农民CEO”陈志杰坐在“指挥中心”里,通过物联网检测系统,实时监测水体的流量、融氧以及养殖空间的温度、湿度等数据,实现精准化养殖和种植。 □记者 濮建明 摄

  苏报讯(驻张家港首席记者王乐飞)养鱼的水,精准过滤后,变成了自带有机肥的种菜“营养液”;种菜的水,养分吸收后,又变成了适合养鱼的清水。张家港市“85后”小伙玩出鱼菜共生“升级版”,申报了5项发明专利,构建了水体循环生态圈,实现了“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的神奇效果。

  昨天,在位于张家港市凤凰镇的纽艾农业科技公司,“农民CEO”陈志杰坐在舒适的“指挥中心”,眼睛盯着显示屏上的各项数据。陈志杰对记者说:“通过这套物联网检测系统,水体的流量、融氧、pH值、温度以及养殖空间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数据都能实时呈现,进而实现精准化养殖和种植。总共18亩的基地,只需要1名工人打理。”

  鱼菜共生,一般是用泡沫板等浮体,把蔬菜苗固定在漂浮的定植板上,放到鱼塘里进行水培种植。

  “这种老办法生态效益不错,但经济效益不明显。”陈志杰说,养鱼的水需要碱性,种菜的水需要酸性,“传统的鱼菜共生,水只能配成中性,无法实现种养效益最大化。”

  鱼菜共生不是新鲜事,陈志杰却玩出了新花样。陈志杰说:“我们的鱼菜共生是共饮一池水、种养相分离,通过水体酸性碱性的循环转化,实现种养效益最大化。”记者看到,陈志杰的基地里,“鱼池”藏在厂房中,占地仅1.5亩,由32个直径3.5米、高1米的“大水缸”组成,采用纯氧养殖。“鱼池”通过管道连着过滤池,水体经过物理过滤和生物过滤“两道关”,鱼粪中的氨、氮类物质就转化成了硝酸盐类物质,成了生态的种菜“营养液”。然后,“营养液”浇灌到无土栽培的果蔬中,果蔬吸收水体中的硝酸盐类物质,净化过的水又可以重新用来养鱼。陈志杰说,

  “传统循环水养殖,每天补水率达到50%,我们的补水率只有5%,并且实现了零污染、零排放。”

  经过测算,该基地首期投用16个“大水缸”养殖翡翠斑的年产量可达2万千克,每500克售价达88元,并且是恒温养殖,鱼的生长期从原来的12个月缩短到8个月。陈志杰说,“外塘养殖亩产大约是2000千克,我们的产量是外塘养殖产量的10倍。”同时,无土栽培的蔬菜、水果等,亩产值可以达到5万元,“真正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创业选择到田头,陈志杰尝到了“甜头”。在不久前落幕的“创青春”江苏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上,陈志杰团队获得了第9名,申报膨胀式生物过滤器、半闭环鱼菜共生系统等5个发明专利,让陈志杰感觉做农业也可以“高大上”。

张家港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