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在线
晒晒老照片,聊聊当年的故事!
来源:张家港档案馆  发布时间:2017-06-27 08:32:29
特别提示:

1965.9.5

大新

卢林培

  1965年9月5日共青团沙洲县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县级会堂召开,代表大新公社十五大队团支部参会的卢林培名列其中,本次乡代表29位,一律轻装简从,一个军绿斜背包,一本笔记本,一支笔在身,清晨4点出头在乡大院集合喝两碗稀饭,分作几个小队开往杨舍,徒步向南,走走谈谈,参加一次光荣的聚会。

20年前

斜桥

季静瑜

  90年代初,父母结婚时没有婚车,没有婚纱,也没有钻戒,但是大卡车里运满了嫁妆,大到衣柜、碗橱、梳妆台、台凳桌椅,小到锅碗瓢盆、鸡毛掸子......嫁妆的最前面一杆秤下绑着红绿“和合被”,寓意称心如意,多子多福。

现如今,大家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结婚大操大办的也不在少数。没有了昔日运嫁妆的大卡车,大小嫁妆多已经折为现金,变成女方父母给女儿的“压箱底”钱,大卡车也变为了清一色的名牌轿车,洁白的婚纱、闪亮的钻戒、豪华的婚礼,一样也少不了。

婚嫁习俗的变迁反映出来的不仅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老百姓价值观念的改变。过去民风淳朴,人们对于金钱物质看得很淡,而现在,天价的彩礼钱,要房子、要车子等等,不禁让人感叹,结婚是不是有点变味了?

1986.1

锦丰镇郁桥村

徐平

  我家住锦丰镇郁桥村3组,父母生育了3个儿子1个女儿,父亲担任过生产队会计,父母硬是靠埋头劳动、养猪、养鸡鸭等副业,勤俭持家,勉强维持小家庭的温饱生活,别提有积蓄了。

  1977年起,随着中央农村政策,特别是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地方认真贯彻落实,全家承包棉田6亩。到1982年,儿女都有了工作。大儿子在沙洲钢铁厂,二子是县建筑公司职工,小子小女在村办企业上班。

  至1984年底,先后3次盖房。第一次是1978年盖了3间平房,水泥梁门窗框、砖墙、红平瓦,建筑面积70余平方米。第二次是1980年12月拆除间2间祖上留下的两间草房,盖了2间七架梁望板瓦房。第三次是1984年12月在全村民小组第一家造楼房,四上四下,建筑面积200余平方米,空斗墙,虽然房子质量不是那么好,但在那时已经是了不起的大事了。

  近7年中盖了3次新房,为此老父母也欠下了不少债呢。不论怎样,父母还是想方设法,为儿女们成家立业,含辛茹苦、呕心沥血。1981年、1985年元旦,大儿子、二儿子先后结婚成家,当年都生了个大胖小子。1986年1月27日上午10点,还没满50岁的妈妈黄秀芬在新建不久的楼房走廊里做女红,二儿媳钱雪琴抱着出生百日不久的儿子徐凌峰,大儿媳陈建娥带着5岁的儿子徐海峰看望新生不久的小弟。看到这婆媳融和、子孙满堂的欢乐情景,我拿出借来的海鸥相机按上了这其乐融融的镜头。党和政府的政策英明,才使千万个小家庭欢乐祥和。

1982.11

三兴乡影剧院

范芳震

  1982年,当时我国有10亿人口,其中8亿是农民,农村文化生活的匮乏十分严重,群众的知识文化和业余生活都很单调。农村电影事业显得尤为重要。1977年,范芳震部队退伍后,加入了三兴放映队,担任放映员兼美工,每天穿街走巷,到村部去放映。她深深地感到,通过电影让农民群众感受到新的观念,接受新的文化洗礼还可以丰富他们的生活。因此,他牢记自己宗旨使命,把服务群众作为自己的目标,不计个人得失,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地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在三兴乡成立的影剧院,他担任了第一任经理。

  作为影剧院经理,在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他还经常利用自己的美工特长,制作版面宣传,图为当时《牧马人》、《红象》正值公映,范芳震在影剧院宣传栏中绘画出新片公告,引得群众驻足观看。

1954.7.4

周艳红

  这张照片拍摄于1954年7月4日,高锡贵同志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前往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役前的照片。高锡贵老人30多年军旅生涯从抗美援朝战争开始,这30多年里,他修了无数座桥,排了无数的雷,他入了党,做了上尉,看着战友死去,自己也负了8级伤残,然而这些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一切的一切,都从这里开始。

1969.2

倪永昌家门口

张锦英

  1969年2月,作为家里唯一的儿子倪永昌,正值当兵的年龄。虽然当时高中毕业后,他已经找好了工作,能靠自己的双手为一家人减轻生活的负担了。但为了响应国家征兵的号召,达成自己保卫祖国的鸿鹄之志,他积极报名参军,并获得了父母亲的积极支持。听说永昌要当兵了,亲戚朋友都来欢送,并合影留念。当时照片背景的三间草房是倪永昌父母通过辛苦劳作攒钱而建成的。

  每当看到这张老照片,心里就充满无限感慨。那时正值文化大革命,家家都有毛主席语录和镶嵌着毛主席像的牌子,人人都有红宝书。那时,人们的穿着打扮都很朴素,品行都很朴实,思想也比较单纯和稳重。在农村,人们的主要任务就是齐心协力抓革命、促生产。人们精气神很足,充满了干劲,社会风气也是健康向上的。

九十年代

沙洲公园烈士纪念馆

沈凤林

  我依稀记得,那年我十八岁参军,那时的我怀着憧憬与保家卫国的热忱,前往军队。在参军前,我为缅怀革命先烈,来到了位于沙洲公园的革命烈士纪念堂,在这里,先人的事迹感染了我,启迪了我,也坚定我成为一名军人的决心。

  由于我的职责是保家卫国,在孩子出生那年,我没能尽到一个父亲,一个丈夫应该尽的责任,陪伴在我妻子的身旁。因为我一名是军人,一个党员,我希望我的孩子也能像我一样,受到党性的熏陶,也希望他能理解父亲,理解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性和崇高性,就在孩子百日之时,我带着孩子和妻子来到了沙洲公园革命烈士纪念馆。

  几年后重回这里,回忆起当年在这里做下的决定,真的是意义颇深。此时我决定要留张合影以作纪念,为了将来孩子长大以后,看到这张照片,想到他父亲曾经走过的路,也能从中受到启迪。

1981

利群小学

周丽娟

  这是周丽娟当年在教的利群小学,低矮的校舍、泥泞的操场,一点红枫一点绿意些许笑意,寒来暑往,她在这里默默地将知识传播把爱意传递,曾记否?你也是她的桃李?

1955.9

乐余镇闸西村老家

周国清

  早年,我家的一张《全家福》一直在大哥身边珍藏着。

  一九九八年父亲病故,兄弟姐妹相聚在一起缅怀老人家时,提到了当年的《全家福》。大哥讲,前些年乔迁新居时还见过,现在不知放在何处?但肯定没有丢失,这次回南昌一定要找出来。

  不久大哥将翻拍的照片寄来了,我端详许久如获至宝,后来又复制几套,兄弟姐妹人手一份,另外放大一张十二寸的挂在书房里,每每照面思绪潮涌,心里不时就浮现出苦涩童年。

  一九五五年大哥毕业于苏州建筑工程学校,同年七月被分配到吉林电力设计院工作。第二年九月下旬大哥第一次回家探亲,假期结束前,决定要照张《全家福》带上,以便想家的时候拿出来看看。

  一天下午,大哥请来了乐余镇照相馆里摄影师,到家后便急忙招呼我们都站到房前场上。父母还忙着干活,母亲知道照相要化钱就显出一脸的不高兴,她说:“农村人到那里去弄钱?养只标准猪要六个月才能出圈,辛苦半年也只不过卖四、五十块钱啊!”口口声声一百个不照,弄得大家很尴尬。父亲比较随和,对母亲说:“照相的人都请来了,照就照吧,也不是天天照相”,边说边从屋里搬张板凳抱起四弟坐了下来,接着母亲气乎乎地抱起五弟和父亲挨着,在摄影师的指挥下大家围着大人站好了位子。我们对照相很新奇,可是大人阴沉着脸,谁敢戏笑呢?瞬间我们便定格在相片里里。等照相的人走后,母亲就嚷嚷开了,大哥自然成了“开骂”的对象,好几天都不敢高声讲话,一时间家里失却了往日欢愉,直至大哥假期结束,母亲还在数落。三元钱对现在的人来讲算什么?还抵不上一根冰棍,可在那个年代里,农民是极度贫困的,况且我家人多劳少,比一般人家更困难,就连一毛四分半一斤的咸盐也常常断档,烧菜时还得向左邻右舍借几汤匙,有时候三毛八分一斤的煤油也点不起,不到天很黑是舍不得点灯的,冬天,早早吃完晚饭就摸黑上床。大哥回来,把当年在石家庄实习时买来的玻璃小鸟、和平鸽之类的工艺品摆在桌上,无人懂得欣赏,不当吃不当喝的,母亲看了很生气,大哥如此“奢侈”难怪母亲要责怪他。

  照片己经发黄,但仍很清楚,朝南的两间草房摄进一只屋角,芦笆墙清晰可辩,屋檐下吊着的凉衣的油箍依稀可见,碗口粗的杏树枝繁叶茂点缀着画面,岸坡脚上玉米长得密密扎扎。父母分别怀抱着两个弟弟坐在中间,我站在前面,歪着头是个十足的乡下顽童,站在左边的妹妹穿着不合身的旧衣衫活脱脱一副苦丫头的模样,姐姐站在右边,大哥、二哥和舅舅站在后面。父亲刚放下手里农活,卷着裤腿,脚上的鞋子都张着“嘴巴”。那时没有什么可讲究的,唯一能修饰的只是在蓬乱的头发上抹点水,随意梳理一下而己。照片上大家没有一丝笑容,显得很沉闷。

  半个世纪过去了,照片上的五弟早已不在人世,他小时候可是个极顶的聪明、懂事的孩子,在“三年困难”时期病逝了,这是他留下唯一的影像,想起来我们的心情都格外沉重。六弟最小,他拿到《全家福》就是找不到自己,说起他是五七年生人,才恍然大悟。

  斗转星移岁月无情,父亲走了,母亲和舅舅己是耄耋老寿星,我们兄弟姐妹都步入中年或老年的行列。这张《全家福》在常人眼里是极其普通的,没有闪光的亮点,也没有值得炫耀的地方,但它真实纪录着当时我家仍至整个农村的生活状况,同时也给我留下了许多难忘的记忆。

1985

原老干部局活动中心小公园

顾关生

  一九八五年,我还在沙洲县轻工业公司工作,分管服装和制帽企业。当年十二月四日召开县属、社办企业服装厂厂长会议,有两个县属厂、十四个社办厂参加,会议结束后在市老干部局原活动中心的小公园里(现为市中医院东面大楼处)拍照留念。中排左三十我本人。

  弹指一挥三十多年了,当年的沙洲县现成了张家港市,当年在三四十岁、年富力强的厂长们,如今都是六、七十岁的老者了。看看当年厂长们穿的服装,让我们记忆犹新,他们的衣着确实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经济水平和思想观念。十七位场站中穿西装的仅四人,打领带的仅一人,连我这个在市公司分管服装的也穿着老式服装,而颜色,十七个人一律灰、青色。

  看如今,不论是参加正式会议,还是平时生活中,我们的穿着已经发生了多么巨大的变化!不仅款式丰富,色彩五艳,而且质地优、品种多。从这一幅照片中,我们看到了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是党的领导好政策好引领的成果!照片上十七位厂长们的眼神乐观而坚定,个个放眼向前,对未来充满信心,他们的仅要把中国人的服装做好做美,还要做世界人的出口外贸!

  如今,他们的愿望实现了!而且越来越丰富美好……

张家港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