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在线
2017年4月7日《张家港:让精神文明成为矢志不渝的价值追求》
来源:新华日报  发布时间:2017-05-12 22:05:58
特别提示:

2017年4月7日第20版

  3月底,在张家港锦丰镇悦来社区,身着大红中式礼服的华发夫妻笑得开心,摄影师“咔嚓”一声,定格了这一幸福时刻。定期开展的“悦老·幸福传递”志愿服务项目正在为社区老人补拍结婚照,举着相机的石小蛟是快乐益拍志愿摄影团的队长。张家港平均每天开展33个志愿服务活动,几乎每个活动现场都能看到快乐益拍志愿者忙碌的身影。普通的人,坚持着简单暖心的事,彰显了一座文明城的价值追求,更表明了全城人的价值认同。
  从抓卫生起步到城乡一体联动,再到提升城市品质和市民文明素养,20多年来,张家港的文明创建历久弥新,始终领跑全国。如何在高平台上走好文明引领之路?张家港将对标国内外先进城市,以更高的标准擦亮牌子、筑牢根基;对照文明城市测评标准,补齐创建短板,积累文明增量,确保高标准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对比自身文明创建历程,强化责任担当、健全联动机制、突出考核问责、推动全员参与,真正让文化浸润整座城市,让文明滋养每个市民,从而全力争当标兵型全国文明城市。
  虚功实做
  文明渗透城市发展血脉

  今年3月初,省文明委通报了2016年度社会文明程度测评指数、文明城市省级测评结果,张家港市均以高分名列全省54个城市之首。
  对于张家港来说,斩获两项“第一”,称得上实至名归。作为第一个县级全国文明城市,也是唯一获得“四连冠”的县级文明城市,张家港的文明创建工作一直保持“第一”和“唯一”的位置,文明创建的“张家港经验”多次在全国推广。
  文明创建贵在久久为功,难在化虚为实。张家港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注重虚功实做,始终作为“一把手工程”:市委书记兼任市文明委主任,每年春节上班后市委、市政府召开的第一个会议,都是精神文明建设总结表彰大会。去年7月召开的张家港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张家港新一届市委将“文明引领”作为今后五年城市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今年春节上班后的第一个全市大会,正是文明引领推进工作会。
  化虚为实,长效的制度保障是关键。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工作领域宽、涉及部门多、见效时间长,培育一个地区的文明风尚并非一日之功。多年来,张家港全市上下在文明城市创建长效管理上目标明确、责任落实,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一系列文明城市长效管理实施意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领导机制、联动机制、考核机制、保障机制不断健全完善。与此同时,张家港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与经济建设同谋划、同部署、同实施。每年由市文明办牵头对机关、乡镇进行文明创建考核,每年对乡镇进行的绩效考核,真正实现“两手抓、两手硬、两促进”。
  2014年10月以来,全国先后有400多批次考察团来张家港学习文明创建的经验做法。一个个考察团接踵而至的时候,张家港人却在埋头找“不足”、补“短板”。去年,张家港市文明办牵头面向全社会征集“最希望改善的不文明行为”,收到市民反馈意见近千条,对反映的90多个方面的问题,从细枝末节处抓落实、促提升,真正将文明细节融入日常生活,用文明细节推动价值引领,塑造具有张家港特质的“文明习惯”。该市还深入开展“讲文明、破陋习、树新风”专项行动、五星文明家庭评选、好家风好家训征集推广活动,积极培育和传播乡贤文化,不断提升城乡一体文明的内涵。
  常创常新
  人人都是文明创建主体

  走进张家港南丰镇建农村,除了美丽整洁的村容村貌,村民文化广场上展示的村民“四德”积分管理评分细则同样吸人眼球。不远处,妇女队长陈秀芳的家里,一季度小组积分管理考核表已新鲜出炉,除了村民顾志明参加活动加分获得102分,其他村民都是100分。
  村民文化程度低,但注重名誉,又是朴实的行动派。建农村党委书记施建章介绍,建农村抓住这个特点,把原来的村民公约从的“粗放型”细化为“个人品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的“四德”积分管理考核制度,获得满分的村民能在年底获得400元左右的股权固化分红。实际操作中,一旦出现扣分项先由小组长提醒,及时改正不扣分,村民对此很“买账”。潜移默化中,村民有了规范意识,前不久全村又开始推行干湿垃圾分类,执行效果非常好。
  建农村的积分细化管理,是张家港文明城市创建常创常新的缩影。为了做好文明城市创建这道“创新题”,历届张家港市委、市政府进行了扎实的探索,在全国首推“网格化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有力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普惠均等;全市公共文化设施人均面积0.41平方米,达到国家先进水平;在全国首创覆盖城乡的“书香城市”建设指标体系,推进全民阅读,激发市民“阅读自觉”;结合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统筹协调相关民生项目优先列入市政府实事工程,数字文化馆、博物馆走进人们的生活。
  创新“金点子”,营造人人参与文明创建的氛围。张家港通过搭建“线上+线下”的全民参与平台,形成了“政府来主导、市民唱主角”创建局面。定期举办“民生面对面”机关干部下基层活动;“12345”一条热线,连接起了“24小时不下班”的政府,为市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在全国县级市率先开发“城市e管家”信息平台,通过手机移动终端搭建24小时参与文明创建载体。
  创新保障体系确保“全民参与”落到实处。近年来,张家港先后出台《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长效机制》《市民素质提升工程实施计划》等文件,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确保“全民参与”落到实处。凤凰镇湖滨社区以“仁义礼智信”五德服务理念为抓手,正在打造75个特色楼道文化,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风家训”等主题“移步换景”,往日积满尘埃的楼道演变成书墨飘香的艺术长廊;杨舍镇成立“移风易俗”婚庆联盟,举办新市民集体婚礼,让市民渐渐走出送大礼重礼的沉重负担,晒党员家规、讲家风故事,营造了社会广泛关注、群众积极参与的浓厚氛围。
  惠民育民
  核心价值观引导素质提升

  3月28日上午11点,67岁的村民闵新宝刷市民卡进入金塘社区24小时图书馆驿站,在书架上找到自己上次未读完的书。几年前搬到动迁安置房后,闵新宝开始在社区回收废品,从小爱读书的他一有闲暇就会来看书,是图书馆的常客。“这没想到有一天家门口会有图书馆,太方便了。”闵新宝说,以前村里不仅没有图书馆,连一家像样的书店都没有,想看书要费很大的力去市区买。翻看借阅记录,闵新宝借阅的书有20多本。
  文明创建有一大难题,就是难在缩小城乡差距,而城乡一个样恰恰是张家港文明创建的最大特色和亮点。这一点,从遍布张家港城乡的24小时图书馆驿站就能看出。此外,张家港所有村(社区)均建成综合服务中心,“城保”覆盖率达99.6%;成为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乡村学校少年宫在全国县级市率先实现全覆盖……城乡文明实现有效联动。
  硬件有了,再加上贴心的软服务,才能真正让文明创建成为最大的惠民工程。金塘社区住着7个村的动迁村民,常住人口7000人,社会管理是大难题。如今,这里的社区管理模式却成为各地争相学习的模范样板。行走在其中,除了24小时图书馆驿站免费开放,和合书场几乎每天都送戏下乡,爱心理发屋为全村75岁以上的老人免费理发,用点餐为80岁以上老人准备免费饭菜。和谐温暖的环境,吸引了新鲜血液的加入,常住人口中有一半是来买房安家的新张家港人。
  志愿服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抓手,也是张家港文明创建惠民育民的一条主线。张家港市文广新局组织文化志愿者为新市民子女送上亲子阅读指导等服务;翔宇救援社的陈伟和团队努力获得国际国内专业救援资格认证,到社区为居民培训急救知识;暨阳青少年事务所的社工杨玭到社区“四点半学校”为孩子们提供服务……目前,“志愿者+”的触角已经延伸到张家港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角落。5.8万名注册志愿者,嫣然成为一大群“文明因子”活跃在城乡大地,张家港的文明创建必然会脱颖而出。
  长期坚持不懈地育民惠民,潜移默化提升了人的素质,也在张家港厚植起耀眼的“好人文化”。目前,张家港市共有全国道德模范(含提名奖)2人,江苏省道德模范4人,22人荣登“中国好人榜”,“中国好人”数量位居江苏省县级市第一。 

张家港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