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在线
2017年4月26日《在张家港,做志愿者是种风气》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7-05-12 20:01:33
特别提示:

2017年4月26日第6版

  从抓卫生起步、到城乡一体联动,再到提升城市品质和市民文明素养,从第一个县级全国文明城市,到唯一连续四届“榜上有名”的县级全国文明城市,20多年来,张家港的文明创建历久弥新,始终领跑全国。作为历届张家港市委、市政府的一道“必答题”,做好文明城市创建的“金钥匙”就是与时俱进、实践创新。
  家庭文明德润无声
  中午时分,今年68岁的殷志兰正在为93岁的养母准备午餐。在过去的30年中,她不辞辛劳地照顾了8位长辈。7岁时,殷志兰过继到姨妈家。姨妈无微不至的照顾,化解了她对亲生父母的不理解。养父(姨父)的大哥和大嫂膝下无子,她更主动提出要照顾大伯大娘。如此,再加上公公、婆婆和亲生父母,照料8位老人的起居生活都压在了她肩上。
  每天,殷志兰烧好饭菜端到老人床前,给老人洗衣服、跟老人唠嗑解闷。老人一挥手就知道是要上厕所还是要散步;老人一皱眉就知道饭是咸了还是淡了。殷志兰孝老爱亲的事迹早已家喻户晓。2013年,她当选张家港市第二届孝老爱亲道德模范;2017年初,获评首届江苏省文明家庭。
  随着近年来几位长辈陆续离世,2016年初,稍得空的殷志兰向村里提出要当一名志愿者,并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志愿服务队,定期到孤寡老人家中慰问、打扫卫生、洗衣煮饭。在她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主动报名参加志愿活动。
  如今在张家港,注重家庭、注重家风、注重家教,成为新风尚;评选文明家庭、晒党员家规、讲家风故事,也已蔚然成风。
  乡风文明移风易俗
  “在结婚、生育、升学、生日、乔迁新居等庆典时,提倡喜事简办、不盲目攀比,能免则免,能简则简……”这是张家港市杨舍镇金塘社区居民集体讨论通过的《移风易俗公约》。
  社区居民张丽华介绍,逢年过节时讲究宴请亲朋,红白喜事免不了相互攀比。3年前,社区鼓励居民合伙在便民餐厅办理宴席,不仅可以分摊菜钱、共请厨师,还能免掉餐厅使用费、水电费、电子屏和音响费用,增进了邻里感情,更让铺张浪费成为被摒弃的陋习。
  文明创建的一大难题,在于缩小城乡差距。而城乡一个样,恰恰是张家港文明创建的最大亮点:干净整洁的道路从城市延伸到乡村;成为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率先建成市、镇、村三级“社会管理综合服务平台”……城乡文明实现有效联动。
  漫步在南丰镇建农村主题公园,随处可见关于“和孝美”的道德模范展示灯箱、文化宣传栏。村民们告诉记者,全村推行“个人品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的“四德”积分管理考核制度,获得满分的村民能在年底获得400元左右的股权固化分红,将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紧密挂钩,村风民风得到不断提升。
  文明的新风吹遍城乡,也在张家港厚植起耀眼的“好人文化”。目前,张家港市共有全国道德模范(含提名奖)2人,江苏省道德模范4人,22人荣登“中国好人榜”。
  网络文明风清气正
  “‘互联网+’时代,需要不断创新和丰富宣传教育的内容载体,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张家港市委宣传部部长杨芳介绍,目前市级层面已拥有两个省属重点新闻网站,手机客户端以及媒体微博、微信平台20个,主流媒体开设的微信公众号粉丝数就超过60万;在基层一线,各类综合信息平台已延伸到村,打通了与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两年前的夏天,张家港遇到罕见暴雨,不少网友吐槽或调侃说“可以去看海了”。在第一时间,市级公众号与各区、镇新媒体共同发声,将电力、城管等部门备战暴雨的信息汇总。很多居民看到积水逐渐消除、路面打扫干净,纷纷点赞,甚至走上街头主动帮忙。
  在金塘社区,居民自治的触角已延伸到网络。居民可经由“金塘论坛”融入社区管理,从小煤炉专项整治,到棋牌室抽烟,再到邻里矛盾纠纷,都可以协商解决,过程中没有互相抱怨和指责,只有理性的建议和平和的对话。
  “多年前刚设立这个论坛时,难免有居民在反映问题时语言粗鲁。每当这时,总会有人出面制止,提醒说不要因为这是在网络平台,就忽视了文明行为。现在这种情况已极少发生。”论坛版主陈瑞虎坦言,精神文明方方面面的浸润,也在不断塑造着这个城市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本报记者 尹晓宇)

张家港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