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在线
2017年4月2日《文明张家港何以成标兵》
来源:苏州日报  发布时间:2017-05-08 15:48:12
特别提示:

  

2017年4月2日 头版头条

  今年3月13日,两名普通志愿者的婚礼刷爆了张家港市民的“朋友圈”。新郎王克飞和新娘陈衍谚因做公益而相知相爱的故事,赢得了满屏“点赞”,成为了文明城里的一段美谈。  
  普通的人,简单的事,只因有爱,就引发了全城“共鸣”,这彰显了城市的价值追求和市民的价值认同。这样的追求和认同,恰是文明创建中,人与城共同进步的生动注脚,也是践行“强富美高”“两聚一高”伟大征程的题中之义。  
  2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张家港市紧扣时代命题,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城市进步的灵魂工程,坚持把文明创建作为推动城市发展的永恒动能,不断开启深化文明城市创建的崭新实践。如今的张家港,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社会治理体系更趋完善,社会文明程度更高,人民群众获得感更强,文明创建领跑全国。  
  文明标兵是如何炼成的?梳理常创常新、共建共享、做精做优等关键词,一份“标兵修炼手册”跃然眼前。  
  关键词:常创常新  
  创建是“必答题”  
  创新是“金钥匙”
  
  张家港是第一个县级全国文明城市,也是唯一获得“四连冠”的县级文明城市。纵观张家港20多年的文明创建历程,核心法宝就是“一把手抓两手,两手抓、两手硬、两促进”。  
  在张家港,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始终作为“一把手工程”,市委书记兼任市文明委主任,每年春节上班后市委、市政府召开的第一个会议,都是精神文明建设总结表彰大会。2016年7月召开的张家港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张家港新一届市委将“文明引领”作为今后五年城市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今年春节上班后的第一个全市大会,就是文明引领推进工作会。  
  文明创建源源不断的动力,来自顶层的制度设计。张家港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与经济建设同谋划、同部署、同实施。每年由市文明办牵头对机关、乡镇进行文明创建考核。  
  文明城市创建是历届张家港市委、市政府的一道“必答题”,做好这道题目的“金钥匙”就是创新。  
  全国首推“网格化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有力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普惠均等;全国首创覆盖城乡的“书香城市”建设指标体系,推进全民阅读,激发市民“阅读自觉”;构建“志愿服务伙伴计划”新模式,巧妙找到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的有效路径,并在全国县级市中率先推出《志愿者礼遇办法》……  
  2014年10月以来,全国先后有400多批次考察团来学习文明创建的“张家港经验”。一个个考察团接踵而至的时候,张家港人却在埋头找“不足”、补“短板”。  
  去年,张家港市文明办牵头面向全社会征集“最希望改善的不文明行为”,收到市民反馈意见近千条,对反映的90多个方面的问题,从细枝末节处抓落实、促提升,真正将文明细节融入日常生活,用文明细节推动价值引领。该市还深入开展“讲文明、破陋习、树新风”专项行动、五星文明家庭评选、好家风好家训征集推广活动,积极培育和传播乡贤文化,不断丰富城乡一体文明的内涵。  
  关键词:共建共享  
  人人是参与主体  
  个个是受益对象 
 
  金塘社区是一个城郊动迁安置小区,本地居民来自7个村,新市民占55%。走进去,小区里整洁有序,居民间友爱和睦,与人们印象中的动迁小区大相径庭。  
  社区主任高丽萍说,金塘原来也有动迁小区的各种“疑难杂症”,发生“蜕变”的关键就是文明创建。在社区的引导和支持下,大家出钱出力办起了“睦邻宴”,居民讨论通过了《移风易俗公约》,红白喜事厉行节俭,不仅重叙起乡情乡愁,也增进了邻里情感,传播了乡风文明。  
  群众需求在哪,文明创建就到哪。如何参与?政府搭建“线上+线下”的全民参与平台,形成了“政府来主导、市民唱主角”创建局面。定期举办“民生面对面”机关干部下基层活动;在全国县级市率先开发“城市e 管家”信息平台,通过手机移动终端搭建24小时参与文明创建载体……  
  该市还建立一套保障体系,包括《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长效机制》《市民素质提升工程实施计划》等,确保“全民参与”落到实处。杨舍镇开展晒党员家规、讲家风故事等活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移风易俗。南丰镇建农村推行“个人品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四德”积分管理考核制度,营造文明新风尚……  
  人人都参与,个个都受益,让文明创建变成共建共享的惠民工程。数字文化馆、博物馆走进人们的生活,崭新的乡村书场唱响了优美评弹,遍布城乡的24小时自助图书驿站散发着浓浓书卷味……市民的获得感不断清晰。  
  “城乡一个样”是张家港文明创建的最大特色。所有村(社区)均建成综合服务中心,“城保”覆盖率达99.6%;成为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乡村学校少年宫在全国县级市率先实现全覆盖;在全国率先建成市、镇、村(社区)三级“社会管理综合服务平台”,持证社工达1600多人,居全国县市首位……城乡文明实现有效联动。去年底张家港获评“中国法治政府奖”。  
  文明创建也在张家港厚植起耀眼的“好人文化”。目前,该市共有全国道德模范(含提名奖)2人,江苏省道德模范4人,22人荣登“中国好人榜”,“中国好人”数量位居江苏省县级市第一。
  关键词:做精做优  
  常态化才能见实效  
  精准化才有生命力
  
  今年3月4日,张家港市文广新局、城管局、综治办、环保局等10家行业部门发起成立张家港市行业志愿服务联盟,部门间将实现信息互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把更多优质志愿服务项目落到实处。  
  志愿服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抓手,也是深化文明创建的一条主线。从创新构建“志愿服务伙伴计划”模式,到不断完善《志愿者礼遇办法》,再到升级推出“志愿者+行业服务”新模式,张家港的志愿服务理念非常清晰:常态化才能见实效,精准化才有生命力。  
  常态化,靠精妙的制度设计来保障。“志愿服务伙伴计划”模式构建了文明办负责征集发布志愿服务项目、爱心企业对项目进行冠名资助、志愿者团队负责实施项目的三方运作机制,夯实了志愿服务常态化的基础。而“书香城市”建设指标体系从阅读环境、阅读设施、阅读成效等方面,将“书香城市”以量化、可考的指标形式体现出来,变模糊型推动为制度化约束。  
  从2012年至今,张家港“志愿服务伙伴计划”推出项目400多个,社会各界资助市级志愿服务项目累计达1040多万元。张家港市文广新局组织文化志愿者为新市民子女送上亲子阅读指导等服务;翔宇救援社的陈伟和团队努力获得国际国内专业救援资格认证,到社区为居民培训急救知识;暨阳青少年事务所的社工杨玭到社区“四点半学校”为孩子们提供服务……不仅仅依靠热情,志愿服务呈现专业化趋势。  
  精准化,应该基于大数据的研判来实现。“书香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发布时,正是基于广泛征集民意,建立了市民阅读大数据,受到了基层群众的欢迎。张家港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芳说:“文明创建过程中,只要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得到群众大力支持,我们深化文明创建就更有底气,城市文明的内涵也就更加丰富。”  
  目前,“志愿者+”的触角已经延伸到张家港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角落。据统计,在张家港友爱港城网注册的志愿团队达909支,平均每天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3个,注册志愿者5.8万名,其中71%以上的志愿者参加了服务,累计服务时长达到109万小时。
  今年3月初,省文明委通报了2016年度社会文明程度测评指数、文明城市省级测评结果,张家港市均以高分名列全省54个城市之首。         
  (驻张家港首席记者王乐飞) 

张家港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