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在线
2017年4月27日《江苏张家港文明创建市民成主体 人人有责任感》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17-04-29 16:02:09
特别提示:

2017年4月27日

  人民网苏州4月27日电(记者王继亮)4月7日,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经验交流会又一次在全国文明城市江苏张家港市召开。从获评第一家县级全国文明城市,到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张家港追求文明的脚步从未停歇,文明已经成了这座城市最亮丽的名片。
  自从1995年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在张家港召开后,经过22年的精神文明建设“大接力”,文明城市创建已成为当地干部群众的一种高度自觉。连日来,人民网记者在当地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从他们的话语中可以感受到,作为城市精神文明创建的主体,群众既有了责任感又有了获得感。

  48岁的城区邮政投递员周玉兴认为,安全送达每一封信件就是文明。
  周玉兴,48岁,城区邮政投递员:
  “安全送达每一封信件就是文明”

  25日早晨7点多,一名身穿绿色邮政制服、骑着绿色邮政电动自行车的中年男子来到张家港市城区交通银行门卫室,将一沓报刊交给了门卫后离开。这名中年男子就是张家港市城区邮政投递员周玉兴,今年48岁。他说:“文明城市应该包罗万象,环境好只是一个城市文明的表象。”
  “我每天把重要的信件安全送到每一位客户手中才能安心。”周玉兴说:“我每次进入居民小区遇到老年人都会打个招呼,再忙都要把每一份报纸和信件送到位,如果遇见有些居民家门口的报箱快满了都会提前告诉他们。工作上最难的就是有些居民搬家后导致信件无法送达,但我绝不会随便丢给他人,而是通过社区和派出所打听他们的新住址,直到送达为止,我觉得这就是文明。”
  在平常送快递过程中,周玉兴还会主动帮助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将垃圾带到居民楼下的垃圾桶里、帮助老人将重物提到家里,他还经常提醒老年人独自在家时要关好门窗,这些都已经成了他的习惯。

  66岁的商务局退休职工邬仲良认为,看到路上有垃圾顺手捡起来就是文明。
  邬仲良,66岁,商务局退休职工:
  “看到路上有垃圾顺手捡起来就是文明”

  25日上午8点多,在张家港市暨阳中路附近的一处小公园,一位老年男子数次弯腰将地上的枯树叶和零食袋捡起来丢进了垃圾桶,随后径直来到公园内的健身器材旁玩起了单杠。
  这名老人名叫邬仲良,今年66岁,是张家港市商务局的退休职工。他认为:“环境卫生没有死角,马路干净、居民区整洁,不随地吐痰、不随手乱扔垃圾,看到路上有垃圾都能自觉捡起来就是文明。”
老邬还认为,文明还表现在待人接物上。他经常告诫子女,出门在外要注意言谈举止,要尊重长者、爱护幼童,不与他人争吵,遇事平心静气对待,要讲法讲德。工作上,要尊重同事劳动成果,既要做好分内事,还要顾大局,这也是文明的体现。
  余阳,30岁,乡镇公务员:
  “一座城市既有颜值,又有气质就是文明”

  今年30岁的余阳是张家港市杨舍镇的一名公务员,此前曾是一名大学生村官。她说:“城市文明不单单指环境美,还包括一座城市的内在美。城市处处见绿、马路上一尘不染,这只能说明这个城市的颜值高。张家港能够连续22年持之以恒将文明城市创建常态化,不仅获得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还实现了‘四年冠’,这得益于几任主政者对全市‘内外兼修’的打造。”
  余阳眼里的气质是指一座城市的内涵,具体到每一位居民的素养。近年来,张家港市各乡镇和社区通过各种形式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寻访身边好人、身边好事活动托起文明城。
  在张家港市农联好人公园可以看到,2名全国道德模范、4名省级道德模范、22名中国好人的雕塑坐落于公园内,还附有事迹介绍,形成了“身边好人人人可学,好人好事层出不穷”的良好社会氛围。

  58岁的私营企业主张素宝认为,主动上缴税收、解决就业、热心慈善就是文明。
  张素宝,58岁,私营企业主:
  “主动上缴税收、解决就业、热心慈善就是文明”

  58岁的张素宝是张家港市一名私营企业的老板,由于生意需要,他经常往返于国内外多个城市,但给他的感觉是“物质的富裕不能代表精神的富裕”。张素宝自我打趣说:“我在20年前一心追求财富,有了钱只能说明你是一个土豪。但现在细细想来,那时精神文明追求上有点滞后。”
  令张素宝颇感欣慰的是,最近20年受到全市创建文明城市的感召,自己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改观。“我把企业办好了,就能解决更多的困难市民来就业,为他们谋取一份福利。我除了不拖欠工人一分钱工资、主动上缴税收外,还热心慈善,遇到困难群众大病,多少都要捐上一点,这些都是文明的体现。”张素宝认为。
  就在上个月,当地一名家境不富裕的幼儿因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急需手术,张素宝不仅自己捐了一大笔钱,还发动好友捐出了几万元。

  75岁的老党员吴锦丰介绍张家港文明创建情况。
  樊正言,75岁,退休教师:
  老有所乐、家门口能办事就是文明

  24日下午四点不到,梁丰社区75岁的居民樊正言午休后来到小区中央的小木屋“书画苑”耍上几笔,不到一分钟时间,“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十来个苍劲有力的毛笔字跃然在宣纸上,迎来老邻居的阵阵掌声。
  时隔一会,樊老又来到另一间小木屋“健康加油站”锻炼起了身体,还一边轻松地和邻居们拉起了家常。作为一名退休教师,樊老每天茶余饭后都会到家门口的十来个小木屋内会会老友。在梁丰社区里,诸如这样的小木屋一共有17个,除了“书画苑”“健康加油站”外,还有“志愿V站”“24小时图书馆”“票友房”“居民议事厅”,就连看病预约挂号、客运订票等多项服务都能在一间名为“惠民e家”的小木屋内进行,而这些服务只需用市民卡刷卡后就可以免费享受。
  樊老说:“可别小看这些小木屋,作用可大着呢,不光是一道好看的风景,也成了老年人的幸福乐园。我们在这里可以享受20来项便民利民服务,能够满足周边居民最起码的公共文化需求。我认为老有所乐、家门口能办事就是文明。”
  在75岁的老党员吴锦丰看来,22年来,张家港文明城市创建经历了从最初的卫生创建、环境整治阶段到城乡一体联动,到了城市品质和市民素养的大提升阶段。该市文明创建工作能够领跑全国,与此项工作长期以来在全市党员干部、群众间形成自觉有密切关联。用该市市委书记朱立凡的话说:“自从1995年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在张家港召开后,市委主要领导更换了8任,但文明创建工作‘一棒接着一棒传,一任接着一任抓’的传统始终未变,‘文明引领’依然是今后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张家港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