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张家港法院通过“执源治理”,成功实现21件案件“一次有效执行”。
今年4月,某公司因故停业,连续拖欠了4个月的工人工资,2名工人诉至法院,并于9月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法官通过“执行+网格”制度,委托网格员对该公司进行实地初步调查。经调查发现,该公司债务众多,除已申请执行立案的2名工人外,还拖欠18名工人工资,以及某村租金、水电等费用。
该公司名下唯一可供执行的财产为一批机械设备,也已被某村申请诉讼保全,该批设备款项将优先用于偿还拖欠某村的租金、水电等费用。某村多次向法院表示其亟需处理设备,以便尽快回收厂房土地,但工人们因无法确认自己能否尽快拿到工资,有阻止处置机械设备的倾向,如不及时解决,很可能引发冲突。
综合考虑下,法官决定“提前介入”,将后续尚未立案的案件一同考虑进执行方案中,并与某村、某公司多次商谈,形成了“以法院为主导,多方协调化解矛盾”的执源治理方案。经过沟通,某村希望尽快收回厂房、土地,愿意在法院处置完该批机械设备后,将所得款项用以优先支付工人工资。
法官多次组织相关当事人进行协调,使某村与某公司达成和解,共同利用某公司行业内优势寻找优质买家,最终该公司以略高于市场的价格实现机械设备最高效变现。在法院见证下,该公司成功与江阴某公司签订《设备买卖协议》,江阴某公司将设备款30万元一次性汇至法院账户。
法院开启“绿色通道”,引导相关人员申请强制执行,优先立案,并对执行款进行“优先发放”,推动人、案、事全过程无缝对接。15万元工资发放到20名工人手中,某村挽回租金、水电等费用15万元,并顺利收回厂房、土地,21件案件得以“一次有效解决”。
(通讯员 刘云琦 沈林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