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在线
2022年1月12日苏州日报《开启“智”造钢铁新时代》
来源:苏州日报  发布时间:2022-01-13 08:08:52
特别提示:“双碳”背景下,沙钢集团将先进的钢铁制造技术与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围绕生产、质量、设备等业务主线,推进产品设计、生产调度等各个环节的智能化驱动,汇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势能。


▲《苏州日报》2022年01月12日 A05版

“无人工厂”里,机器人成为生产线上的“主角”;钢铁全流程管理中,“数据”一直在跑路……走进沙钢集团,“智慧”元素随处可见。

“双碳”背景下,沙钢集团将先进的钢铁制造技术与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围绕生产、质量、设备等业务主线,推进产品设计、生产调度等各个环节的智能化驱动,汇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势能。

“我们对智能制造项目的投资不设上限,以智能制造为方向,推动钢铁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沙钢集团董事局主席沈文荣说。

机器换人

“无人工厂”加速落地

500余平方米的立体仓库、储存辊环10000多个、日均进出500个,工人数量却为“零”……沙钢集团机修总厂轧辊车间是典型的“无人车间”,车间内,4辆小车来回“奔跑”,将生产出来的辊环精准运送至入库位,“无人驾驶”叉车将一排排辊环“叉”到工作台前,等待机器人“抓起”、运送到扫描机前录入信息,再排列到一边的“入库托盘”指定货位中。“托盘”装满后,自动运输装置将其统一送至智能货架上指定区域,所有辊环全自动运输、入库编码、智能出库,精准率可达100%。

“以前辊环入、出库都需要人工搬运、手动记账,劳动强度大、程序繁琐,智能设备‘上岗’后,效率瞬间提升了。”车间相关负责人说。

像这样的“无人车间”在沙钢集团还有很多。近年来,沙钢集团针对不同分厂、车间、工序和岗位技术装备实际情况,对近40台行车和20余台堆取料机进行无人化改造,完成近20个智能化项目建设,实现企业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超90%。

同时,“智能化”设备检修同步“上线”,炼铁、电炉、转炉、冷轧、钢板、棒线六大主力分厂现已全面实现设备在线监测与在线诊断,全公司监测点位超18000个,为企业生产经营稳定进行提供了坚强的“智慧”保障。

2021年12月,江苏省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名单发布,沙钢张家港中美超薄带科技有限公司和淮钢特钢股份有限公司上榜。截至目前,沙钢集团已拥有8个江苏省示范智能车间和7个苏州市示范智能车间。

“两化”融合

“智能”管控协同高效

2021年6月,沙钢集团与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签约,全面开展“全覆盖、全业务、全聚合、全流程”的业财一体化平台项目建设工作,构建新时代“产供销、业财税、管控服”一体化经营模式,实现钢铁板块与非钢板块财务共享、业务流程全贯通,支撑众多生产基地协同运作,进一步打破数据壁垒。

智能化和信息化相辅相成,两者结合,擦出别样“火花”。

依托“两化”融合,冷轧管控中心和新材料管控中心正式上线运行。冷轧管控中心利用大数据技术打破冷轧厂的生产和管理壁垒,各项指标数据、各种报表自动生成至冷轧厂App,实现“一机在手,数据全有”;新材料管控中心主系统涵盖产线操作、对讲通信、煤气检测、设备管控、火灾预警等七套子系统,可对车间生产能源环保各项数据进行采集、集中、整合、统筹分析,为生产、安全、环保一体化运营提供可靠数据支撑……

类似的“两化”融合管理生产系统,沙钢集团还有80余个,实现全公司生产过程、能源计量、安全环保等各项工作协同高效。

凭借在“两化”融合方面的突出成绩,沙钢集团正式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升级版(AAA级)贯标认证,成为全国仅有的25家通过该认证的企业之一。

聚力“双碳”

“智”造赋能“绿色钢城”

随着“智慧沙钢”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绿色钢城”也呈现出新气象。

走进沙钢生产调度中心,一块电子大屏上,动态显示厂区的各项环保数据。屏幕左侧是厂区环境变化趋势图和排放源清单统计图,屏幕右侧显示监测点位实时采集数据——这正是沙钢集团投资超600万元建设的超低排放集中控制系统。

该系统实现了对厂区各货运道路路口、环保设备、生产运行设备的全覆盖,对全方位采集的数据进行查询、统计分析、预警预测,能够直观反映出厂区任意位置的环保数据信息,并以车间为最小单位对各项环保数据参数进行动态分析,形成清晰直观的可视化图表,为“双碳”工作提供可靠的“智慧方案”。

在此基础上,为保护长江沿线滩涂自然生态,沙钢集团还启动了废钢库、原料烧结等“虚拟电子大棚”项目。通过建设360度全激光覆盖围料场,配合鹰眼监视系统和自动化抑尘雾炮,一旦检测到粉尘扬散点位,第一时间开启雾炮“剿灭”,实现对环境的实时监测和自动报警、主动处置,全力打造长江水域生态高地。

(苏报驻张家港记者 杨 溢 陈梦娇)

张家港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