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在线
营房弄、钟鼓弄、察院弄……小巷故事多
来源:今日张家港  发布时间:2020-09-14 13:32:38
特别提示:地名本寻常,亦可窥沧桑。

地名本寻常,亦可窥沧桑。

短短几个字,镌刻着张家港的历史,留藏着这座城市的记忆,也闪耀着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气质。

大街小巷,每条道路都会有自己名字,当你走过它们,可曾想过它们的来历?

 

VIDEO

营房弄,位于杨舍城区中部,南北走向。南起杨舍西街,北至梁丰路。因明代在此弄内建有兵营而得名。

营房弄的历史

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杨舍建堡城后,城内在弄西侧建兵营300余间,此后就把该弄称之为“营房弄”。当时的兵营可驻官兵2000余人。

1979年前,该弄为石条路面,长310米、宽2.7米。期间,因弄内有县人武部驻此办公,故更名为“八一路”。

1982年,该弄复名为“营房弄”,一直沿用至今。

2013年末至今,营房弄全长310米,宽8米,沥青混凝土路面。南端为杨舍西街商业区,北端为全市最大的第一集贸市场。


▲营房弄与陈家场路交叉路口

现今,营房弄两侧为个体商铺及胜利新村居民区。市机关幼儿园也在弄中,与之交叉的陈家场路上还有实验小学北校区。弄内店家云集,是杨舍镇市中心繁华地段之一。

钟鼓弄,为清初至今的古街道名。南起杨舍镇城区沙洲中路步行街向北穿越杨舍西街至陈家场路。

古时,钟鼓弄以钟鼓楼为界,分为南钟鼓弄和北钟鼓弄。南弄东侧有叶氏宗祠,北弄东侧有缪氏宗祠。弄堂最初为石条路面,宽2米左右。1970年后改造成混凝土路面。

古时候,钟鼓楼也叫文星楼。清代《杨舍堡城志稿》卷一《建置.公所》中亦有记载:文星楼在城内东大街,交衢四达。筑基砌砖,高丈四五尺,作圈门四,上建重楼,置钟鼓各一。顺、康间,里人惠畴建,俗称钟鼓楼。乾隆中,楼圮鼓毁。钟移置三圣庵,高三尺余,下径二尺余,围约七尺,上径尺数寸,围约四尺。咸丰十年(1860)亦为寇毁,今惟砖基犹巍然也。

根据文章可知,当时的钟鼓楼在城内的东大街,是道路交错要冲之处。筑基用砖头堆砌,大概有一米半的高度,顶上建有重楼,楼中有钟鼓。乾隆时期,楼和鼓都被毁了,只剩下高一米、宽两米多的大钟。移置到三圣庵后,咸丰十年(1860)被倭寇毁坏了,只留下砖基。


▲北段的钟鼓弄

察院弄,原址位于杨舍西街老干部活动中心(原沙洲县人民政府旧址)。


▲老干部活动中心(一)

清《杨舍堡城志稿》卷一《建置》中云:察院在城内西北隅,为明巡按尚公(指明代巡按、监察御史尚维持)筑城办倭行辕,后废。今文昌宫左小弄,犹名察院,练川张意有颂德碑。

寥寥数语点出了察院弄的来历。明嘉靖年间,杨舍屡遭倭寇侵扰。为御倭保乡,巡按尚维持力主建造杨舍堡城。在征得朝廷批准后,尚巡按亲自到杨舍督阵,于是有了办公行辕,史称察院。


▲老干部活动中心(二)

由于城内有巡按、监察御史尚维持筑城的办公行辕察院,文昌宫左小弄就被称为“察院弄”。


▲老干部活动中心(三)

以前的教场弄位于杨舍城区中部,以杨舍西街为界,南为教场南弄,北为教场北弄。初为石条路面,宽2.5米。

现今,教场北弄,长150米,宽5米,沥青混凝土路面。越过杨舍西街的南段为影剧弄。影剧弄连接沙洲中路步行街。

教场弄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当时在该弄建有阅兵校场。

清代编修的《杨舍堡城志稿》云:大校场在北门外,明嘉靖筑城时所辟,宽广约四十亩,东、西、北三面皆田,南傍河。场中近北填土为高基,建演武厅,其南旁有将台,又南偏西砌石柱礅,为枪炮靶。每大操,于厅前张大幕,都司阅兵及提督军门按阅均莅此焉。

文中提到的大校场就是现在的教场北弄域内。从描述看来,当初的阅兵校场还是相当气派的。大校场在北门外,明嘉靖年间筑城时建造,大概有40亩(三四个足球场大小)东、西、北面是田地,南边傍河。校场北部建有演武厅,南边有将台。南偏西有石柱,是枪炮靶。每次士兵出操,演武厅前面都会张大幕布。

现今的教场北弄,两侧是个体门店及胜利新村居民住宅区。对面的影剧弄门店非常多,是步行街边最热闹的小弄堂之一。

官厅弄,位于杨舍城区中部,今市二中东侧,南北走向。南起云盘路,北至暨阳中路官厅新村12幢东侧。

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该弄因位于演武厅旁而得名。当时杨舍建堡城后,此弄从长泾河(现云盘路与官厅弄交汇处)向北直通演武厅。

官厅弄原为石条路面,1980年后,逐步改造成混凝土路面。现今,弄堂两侧为官厅新村居民住宅。西边为张家港市第二中学。

这些地名,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实体代号,它所指代的是一种文化,是历史的记载。它长长久久根植于这里,见证着这片土地上城市的发展,记录着越来越好的人民生活。

(编辑:张云)

(素材来源:《苏州市吴文化地名保护名录》)

张家港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