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在线
这么多主流媒体,都在关注张家港!
来源:今日张家港  发布时间:2020-07-07 07:17:01
特别提示:去年,在“2019中国县级市

去年,在“2019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中,张家港的全面小康指数排名第一,还成功入选中国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大范例城市!

在张家港,小康社会是什么样的?

今年6月,中宣部“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团来到张家港进行采风。近日,人民日报、新华社、求是网、中新社等主流媒体的报道纷纷出炉。

创新、生态、富裕、文明……央媒关注张家港的小康生活,一起来“围观”!

人民日报

7月5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文章《江苏以创新驱动发展,用创新改变生活,靠创新引领未来——创新提升小康成色》,其中,展示了永钢集团利用科技创新促进企业绿色发展的做法。

节选

灰白色的外墙,呈现出一圈一圈的纹路,细看,这些材料有着钢铁的质感。在张家港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这几个小房子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是我们用废钢渣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出来的房子。”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裁吴毅说。

用3D打印技术来解决钢渣处理难题,这个技术很有创意。“钢渣经过颗粒化的碾磨,坚固度要比普通混凝土高得多。专业机构的环评检测显示,这种材料是环保无害的。”他说,用钢渣打印出来的房子,既环保又实用。除了已经投用的3D打印环保小屋,以钢渣为原料打印出的污水池也于日前亮相。

永钢首批共打印了61个污水池,每个容积约为两立方米,将用于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收集。据永钢污水处理厂负责人介绍,污水厂的污水点位有400多个,点位多且分散。现在利用3D打印的污水池将污水收集起来,既解决了污水收集问题,又让一半以上的废钢渣得到了回收利用。

7月6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了文章《江苏以修复长江生态环境为牵引,统筹做好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绿色铺就小康底色》,讲述了东沙化工园的转型升级之路。

节选

‍‍‍‍‍‍‍张家港南丰镇居民马慧娴每次路过江南智能装备产业园,都朝里瞅瞅:土地平整了,厂区新盖了……她的心情也从不舍变成期盼。

以前,这里是东沙化工园,距离长江仅4公里。1993年建成以来,东沙化工园一直是当地的纳税大户,2016年开票收入28亿元。但产业层次偏低、环境污染较重也成为发展的掣肘。

2013年9月,张家港启动园区关停转型。“我工作多年的信一化工是头一个响应关停的,后来我转岗去的鼎顺化工是最后一批关停的。”马慧娴经历了东沙化工园转型的全过程。

2017年底,有37家化工企业的东沙化工园整建制关停。关停后,每年减排化学污染物5300多吨,周边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腾出的土地近3000亩,转型升级为江南智能装备产业园。

首个入园的宝冶永联(江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预制水泥构件,可有效降低建筑工地的扬尘和噪音,年产值将达3亿元。‍‍‍‍‍‍‍‍‍

“这将引领建筑行业提档升级,形成生态、生产、生活协调发展的产业集群。”张家港南丰镇经济(招商)服务中心主任邹江说,以园区转型撬动高质量发展,塑造宜居宜业、产城融合的大环境。新产业还将释放大量工作岗位,马慧娴这样的技术工人,有望回到“老地方”捧上“新饭碗”。

新华社

7月6日,新华社发表文章《解锁幸福的密码——“先行者”苏州探路小康纪事》,用幸福永联村和美丽张家港湾诠释了“奔小康”的丰富内涵。

节选

卫星地图显示,长江干流超过90度的弯道有181道,其中奔流入海前的最后一道在苏州张家港。这个“江海交汇第一湾”将9公里生产岸线调整为生态岸线,精心打造最美江湾。

岸边,船老大沈国华主动结束44年“以江为家,逐鱼而行”的生活,和周边渔民一起谋划转型。如今,他被当地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聘为渔政船船长,每天沿江巡逻,为长江生态保护贡献力量。“母亲河养活渔民祖祖辈辈,现在该是我们报答她了。”

7月6日,新华社发布视频《永联村的“小康24小时”》,全面展现永联村村民的幸福小康生活。

 

VIDEO

​位于江苏省张家港市的永联村,曾是长江边上的“贫困村”。而今日永联,产业兴旺、环境优美、生活富足、综合发展实力在全国行政村中名列前茅。2019年,永联村民年人均纯收入58000元,家家有住房、人人有工作、个个有福利。高质量的全面小康,在这里显现出清晰的模样。

永联村党委书记吴惠芳说:“从永联村的实践来看,实现全面小康,不仅是老百姓口袋要有钱,还要有参与基层治理的自觉意识,有积极向上的精神生活,有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这样才是高质量的全面小康。”

《求是》杂志

2020年第13期《求是》杂志刊登文章《人间天堂的小康风采》,聚焦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节选

6月15日,张家港市南丰镇建农村孟坤祥家格外热闹,村民们忙着用硬纸板、易拉罐等可回收垃圾兑换酱油、醋、卫生纸等“明码标价”的生活用品。孟坤祥家是“和美乡风志愿岗”的环保岗,定期为村民提供兑换服务。

环保岗只是“和美乡风志愿岗”的一个岗位。2018年11月以来,建农村整合党员中心户、五星文明家庭、阅读小站等资源,因地制宜,在群众身边、百姓家中打造了学习实践科学理论的先锋岗,宣传宣讲方针政策的科普岗,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情岗、帮扶岗,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阅读岗、文艺岗,倡导文明生活方式的环保岗、治安岗等8大类志愿岗,成为建农村加强乡村治理、提升乡风文明的创新品牌,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无数个平凡的日子里,每个岗位各司其职,雕刻着村庄精神文明建设的每寸纹理,推动文明实践遍地开花、硕果累累,成为“文明张家港”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生动缩影。

求是网

7月5日,求是网发布文章《江苏张家港:看志愿服务如何助力全面小康》,通过采访我市精神文明办副主任王海燕,揭秘志愿服务助力全面小康的途径。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

节选

在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中央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动员和凝聚广大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城市,张家港市积极推动新时代下志愿服务的提档升级,探索创新志愿服务的实践方式,走出一条具有“张家港特色”的文明志愿服务路径。

文章认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的重大举措,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实现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之举。这是一项长期工作,也是一项民心工程。张家港市因地制宜,大胆创新,描摹出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张家港的“精准画像”,走出了一条具有张家港特色的文明实践路径,一幅全面小康的美好画卷徐徐展开:既有“仓廪实衣食足”的物质生活,又有“崇礼节知荣辱”的社会风气,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齐飞,张家港人正以浩浩长江那样一往无前的气概奔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道上。

中新社

7月5日,中新社发表文章《“小康先行者”江苏又“先行”》,描绘了张家港书香满城的文明景象。

节选

▲航拍全国文明村——张家港市永联村一角。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夜色降临,与南通隔江而望的张家港市,智能24小时图书馆驿站内,亮起温暖的灯光。从城市到乡村,张家港40多座24小时图书馆驿站静候市民前来夜读。

在张家港,人们对小康的感受是真切的,在奋力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张家港将打造出当之无愧的县域样本!

张家港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