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在线
幽幽古琴曲 铮铮弦上音
来源:今日张家港  发布时间:2020-05-29 13:04:35
特别提示: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亦称“七弦琴”,有三千多年历史。其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古琴艺术,不仅追求音乐的意境,更蕴含着一种古朴而深刻的文人精神。

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亦称“七弦琴”,有三千多年历史。其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古琴艺术,不仅追求音乐的意境,更蕴含着一种古朴而深刻的文人精神。

在张家港,有一个以传承和发扬古琴艺术为己任的文艺社团——沙洲琴社。

日前,第七批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正式公布,沙洲琴社入选苏州市非遗项目保护单位。

今年42岁的孙海滨是沙洲琴社的创始人,同时也是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吴派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

一曲《忆故人》,他与古琴结缘

孙海滨出生于江苏省盐城市,2000年大学毕业后来到了张家港。他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情有独钟,曾经的理想是成为一名作家,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往这方面发展,但是他对传统文化始终兴趣浓厚。

2010年,孙海滨在扬州游玩,经朋友介绍认识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广陵派名家马维衡。马维衡为他们弹奏了一曲《忆故人》,柔美委婉的旋律、浓郁深沉的韵味让孙海滨听得如痴如醉。

从扬州回来后,孙海滨查阅了大量与古琴相关资料,发现古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于是他再赴扬州,欲向马维衡求学。但马维衡不轻易收徒,对于孙海滨的请求也未置可否。

孙海滨并没有放弃,他在半年内“三顾茅庐”。人品如琴品,孙海滨的诚意打动了马维衡,马维衡最终答应教他学琴。而后,孙海滨又接触了虞山、岭南、梅庵派等不同派系的古琴曲目与文化。2016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当代著名古琴演奏家赵家珍将他收为入室弟子,从此孙海滨开始一门心思钻研吴派古琴艺术。

区别于广陵派、虞山派等其他古琴艺术流派,吴派古琴艺术,琴风清丽飘逸、舒畅悠远,兼具抒情与写意,由一代古琴大师吴景略开创,又在传承中日益发扬光大。


▲孙海滨与弟子在古琴演奏会上。

孙海滨几乎将所有的业余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古琴上,每天至少练琴3个小时。他充分研究古琴历史文化,阅读了许多相关书籍,日积月累,琴艺愈发精进。“学习古琴的积累像水滴石穿,花在古琴上的时间不会白费。”也许用几个月的时间就能学会弹一首曲子,但日积月累不停地雕琢打磨,深刻的人生感悟会渐渐融汇在琴音里。“这种量的累积,慢慢也能成就你人生的厚度。”孙海滨说。

古琴不仅是一件乐器,也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文化

孙海滨告诉记者,如今存世的古琴琴谱,大多是减字谱。减字谱只记录古琴的弦位、徽位和指法,无明确的节拍、速度标记,要靠演奏者根据自己的水平、能力和经验来决定,这是古琴行业里的术语——打谱。

打谱需要很深的古琴知识和技艺,每个人对琴曲的理解不一样,弹出来的曲调也有所不同。“这是琴家的二度创作,充满了自由性。”孙海滨说。

古琴艺术的审美在所有音乐中独树一帜,它没有肆意的宣泄,只在含蓄中流露出平和超脱的气度。孙海滨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中发现,古琴的韵律和古诗词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古琴和古诗词一样,也是以句读的形式来表达的。”孙海滨说,在韵律和表达方式上,诗歌和琴乐是相似的。古琴讲究虚实相生、弦外之音,从中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意境,这与众不同的艺术与诗词艺术有着共同的美学追求。


▲古琴减字谱。

《琴赋》有云:“琴者,心也;琴者吟也;所以吟其心也。”在孙海滨看来,弹琴即是琴与心的对话。“学琴不仅是对琴技的修炼,更是一个修心的过程。”

孙海滨在空闲时会收集整理以前琴家之间互通的信札。在当时,通讯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写信是琴家之间重要的沟通交流的方式之一。

信中的文字展现了当时琴家之间的交流方式,字里行间体现了琴家的为人和修养。除此之外,孙海滨还从这些信札中了解到了一些古琴名家独特的教学理念以及练琴时的思考和感悟。“信札的意义远比文字要深厚,一些学术思想和一些探讨性的理论,在信中都可能会提及。”孙海滨说。

创办吴派古琴艺术馆,传播古琴文化不遗余力


▲孙海滨向学生传授古琴技艺。

在研究古琴历史文化的过程中,孙海滨萌生了成立琴社的想法。他希望以琴社为载体,在港城将古琴艺术传承和发扬下去。

2012年,孙海滨在前辈的支持下,与一帮港城古琴爱好者创建了沙洲琴社。琴社成立之后陆续开展了一些文人雅集和“古琴进校园”等活动,为我市古琴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他们能够由浅入深地了解古琴、欣赏古琴、爱好古琴。


▲孙海滨收集的琴家珍贵唱片。

“但是真正去挖掘古琴文化,让古琴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入人心,需要有更多不同的载体。”一开始是因为兴趣爱好,孙海滨刚踏入琴门,便开始收集前辈们留下的音响唱片、琴谱、书画等琴史资料。2018年,当他被选为张家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吴派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后,他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于是便更加注重对古琴历史文化资料的收集、整理。

如今人们在忙碌的现代化社会中,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机会有限,对于古琴文化这样的小众文化,更是不甚了解。“很多人对古琴挺陌生的,甚至还会把它认为是古筝,也许只听说过《广陵散》这样的传世名曲,但又对乐曲的精神主旨和传递出的文化信息并不了解。”孙海滨告诉记者,《广陵散》其实表现了知识分子对于命运不妥协、不低头的气节,对后世的文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让大家更深入地接触、了解古琴,也为了给搜集来的古琴历史文化资料建立一个可以展示的空间,孙海滨在2018年创办了吴派古琴艺术馆。


▲吴派古琴艺术馆一隅。

艺术馆位于市区国泰新天地广场,占地1200多平方米,内设小剧场,可开展古琴及相关文化活动。馆内二楼为艺术展厅,大部分古琴历史文化资料都在这里集中展示。

沙洲琴社在成立初期成员还不到10人,如今已是超过300人的大社团。“古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不是单独的某个方面,而是整个琴学体系的传承与发展。”孙海滨认为古琴的传承须兼顾传统文化和音乐基础两个方面。

“文化底蕴和音乐审美是相辅相成的,两者有效地结合,相互促进滋养才是未来古琴传承发展的方向。”孙海滨希望在精进自己琴艺的同时,为吴派古琴培养更多人才,为那些真正热爱古琴的人提供优质平台,让张家港成为有魅力的古琴之乡。

融媒记者:张楚 实习生:王钰婕

张家港新闻 更多>>